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曲波、肖立新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取得钙钛矿光伏突破性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曲波副教授、肖立新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高湿度条件下光伏活性黑相钙钛矿易发生相变的科学难题,采用“原位构建晶体覆盖层”策略,成功突破了高湿度环境下稳定制备高性能钙钛矿光伏器件的瓶颈。相关研究成果以“晶体覆盖层用于在潮湿空气条件下制备黑相FAPbI3钙钛矿”(A crystal capping layer for formation of black-phase FAPbI3 perovskite in humid air)为题,于2024年7月1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
使金属材料变得更强,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的四种工艺
溶入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造成晶格畸变,晶格畸变增大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滑移难以进行,从而使合金固溶体的强度与硬度增加。这种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在溶质原子浓度适当时,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其韧性和塑性却有所下降。
瞄准高端钢丝绳市场 巨力索具再投资3.6亿元强化产业布局
2024年1月16日,巨力索具公告称,公司拟再投资3.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5万吨粗直径高端钢丝绳及配套索具项目”(二期项目)。这是公司在“年产10万吨钢丝及钢丝绳项目”(一期项目)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在3.6亿元,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不含税)4.73亿元,年新增税后利润5638.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8.8%,投资利润率为21.1%。
中国科大在调控有机拓扑材料拓扑相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大化学物理系杨金龙院士团队李星星课题组在调控有机拓扑材料拓扑相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二维有机拓扑材料中的有机配体上发生互变异构反应来诱导体系产生拓扑相变。相关成果以“Tautomerization Makes Topological Phase Transition in Two-Dimensional Organometallic Lattices”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不依赖现有计算机芯片制造工艺,电子元件轻松实现自组装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自组装电子元件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创建二极管和晶体管,为未来自行组装更复杂的电子设备铺平了道路,而这一切都不依赖于传统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工艺。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材料视野》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