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子器件新进展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固定机械刚度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刚性电子产品难以适应人体皮肤或器官的曲线,而柔性电子产品则缺乏足够的刚度来有效承载负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刚性和柔性之间转换的“可变形电子系统(TES)”。然而,现有的TES设计通常复杂多层,包括柔性、可伸缩的电子层和刚度可调平台,这增加了制造和集成的复杂性,导致设备笨重且生产效率低下。此外,常用的无机镓材料虽然具有优异的性能,但由于其高表面张力和低粘度,导致在高分辨率图案化方面存在挑战,制约了TES电路板的制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Jae-Woong Jeong等研究者携手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镓-铜(Ga-Cu)复合电子墨水,并利用直接喷墨打印技术进行高分辨率的TES电路板制造。他们通过优化复合墨水中铜的含量,确保了墨水在存储数月后仍能保持流动性,并且可在微尺度上实现卓越的均匀打印。此外,他们通过系统研究和调整墨水的性质,如润湿性、粘度和表面张力,实现了高分辨率的打印。

苹果iPhone 16 Pro系列可能采用全新抛光钛金属表面处理

来自韩国的最新传闻称,苹果 iPhone 16 Pro 系列机型将采用改进的钛金属加工和染色工艺。Naver 博客上的新闻聚合账户“yeux1122”表示,这种新工艺将使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的外观比采用磨砂处理的 iPhone 15 Pro 机型更加光滑亮丽。据称,改进后的制造工艺将带来类似于此前 Pro 系列 iPhone 所使用的亮面不锈钢材质的外观,但同时新工艺的钛金属也会比不锈钢更耐刮蹭。

“电子墨水”可监测脑电波,有望拓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团队首次发明了一种液体电子文身墨水,医生可将其打印在患者头皮上,作为传感器以测量大脑活动。该研究可为目前监测脑电波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有望改进非侵入性脑机接口设备的设计方式并拓展其应用范围。相关论文2日刊发于《细胞生物材料》杂志上。

发展生物基材料正当时

据预测,生物基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未来5到10年内有望实现显著增长,从目前的不足2%大幅提升至20%以上,预计年产量可达到8000万吨以上。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全球生物塑料及聚合物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达到105亿美元,并受到各国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积极推动。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7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7%。这一趋势显示出生物基塑料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获得广泛认可和应用,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个轨交工程车用类固态电池系统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动力子公司风帆公司首个轨道交通工程车用类固态电池系统研制成功。该电池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车,在城市地铁车辆早晚出入库检修维护及地铁紧急故障等工作中有效发挥牵引作用,电池容量达420Ah,标称电压819.2V,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等特性。风帆类固态电池系统替代铅酸电池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车,进一步拓展了锂电产品的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