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突破18%,产业化发展关键在哪里

钙钛矿效率持续突破18%。2023年12月27 日,协鑫光电在昆山举行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2.4 米x1.2 米)钙钛矿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标志着协鑫钙钛矿正式进入吉瓦级商业运营阶段。极电光能于2023年11月27日发布的1.2x0.6m2商用尺寸钙钛矿组件全面积效率达到 18.2%,对应的最大功率131.07 瓦,孔径面积 (AP 面积-Aperture Area) 效率高达 19.55%。 寻找效率、大面积、稳定性之间的平衡点是钙钛矿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为 29.4%,经过60 余年的发展,其转换效率才从 5%左右发展至26.81%。而钙矿这个新技术,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完成了效率突破。那么钙钛矿未来能取代晶硅,成为颠覆性的技术吗?行业普遍认为钙钛矿的寿命、效率、面积是不可实现的三角,但实际上针对这三方面的性能提升问题,底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方向不是完全互斥的,甚至可能是共通的。

金刚石为新能源汽车解除“心病”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而金刚石作为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的新型材料,也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期报道,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科学家研发的钻石量子传感器可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约10%。该技术可精确测量储存的电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载电池的性能。

首个轨交工程车用类固态电池系统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动力子公司风帆公司首个轨道交通工程车用类固态电池系统研制成功。该电池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车,在城市地铁车辆早晚出入库检修维护及地铁紧急故障等工作中有效发挥牵引作用,电池容量达420Ah,标称电压819.2V,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等特性。风帆类固态电池系统替代铅酸电池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车,进一步拓展了锂电产品的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