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弯曲并浸泡在水中的太阳能电池
RIKEN紧急物质科学中心(RIKEN Center for Emergent Matter Science)的研究人员和合作者开发了一种既防水又柔韧的有机光伏薄膜,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放在衣服上,并且在被雨水甚至清洗后仍能正常工作。
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突破18%,产业化发展关键在哪里
钙钛矿效率持续突破18%。2023年12月27 日,协鑫光电在昆山举行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2.4 米x1.2 米)钙钛矿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标志着协鑫钙钛矿正式进入吉瓦级商业运营阶段。极电光能于2023年11月27日发布的1.2x0.6m2商用尺寸钙钛矿组件全面积效率达到 18.2%,对应的最大功率131.07 瓦,孔径面积 (AP 面积-Aperture Area) 效率高达 19.55%。 寻找效率、大面积、稳定性之间的平衡点是钙钛矿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为 29.4%,经过60 余年的发展,其转换效率才从 5%左右发展至26.81%。而钙矿这个新技术,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完成了效率突破。那么钙钛矿未来能取代晶硅,成为颠覆性的技术吗?行业普遍认为钙钛矿的寿命、效率、面积是不可实现的三角,但实际上针对这三方面的性能提升问题,底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方向不是完全互斥的,甚至可能是共通的。
《Science》新突破,新材料为铁电电容器增加19倍能量密度
近日,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利用二维材料控制铁电电容器弛豫时间的新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储能能力。这一创新技术产生了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和效率的结构,有望推动大功率电子器件和可持续技术的发展。静电电容器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实现超快充放电,为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路由器到医疗设备、汽车电子设备和工业设备等各种设备提供能量存储和电源。然而,电容器中使用的铁电材料因其材料特性而具有显著的能量损耗,因此难以提供高能量存储能力。铁电电容器的创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麦克凯尔维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助理教授Sang-Hoon Bae解决了将铁电材料用于储能应用的这一长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