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材料学院李万万团队成功创建了量子点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平台 通过荧光编码的纳米微球,只需不到十分之一毫升的血清就能一次检测至少7种肿瘤标志物或者15种自身免疫疾病指标……近日,第一教育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万万研究员团队实现了从量子点荧光微球、检测分析仪到配套检验试剂的完整全链条技术突破,成功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点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平台。核心技术被国外“卡脖子”?历经18年,李万万研究员团队交上一份“中国智造”答卷。 应用进展 2024年03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03 浏览
柔性传感器技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感知新动能 汽车传感器按照其应用的主要领域分为车身感知传感器和环境感知传感器两类。车身感知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胎压、车速等车身信息,可提高单车的信息化水平,使车辆具备感知自身状态的能力,从而作出决策并执行。环境感知传感器用于实现单车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帮助车辆获得环境信息并做出决策,为智能化自动化驾驶提供支持。 应用进展 2024年03月22日 1 点赞 0 评论 189 浏览
发展生物基材料正当时 据预测,生物基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未来5到10年内有望实现显著增长,从目前的不足2%大幅提升至20%以上,预计年产量可达到8000万吨以上。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全球生物塑料及聚合物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达到105亿美元,并受到各国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积极推动。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7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7%。这一趋势显示出生物基塑料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获得广泛认可和应用,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化信息 2024年03月19日 1 点赞 0 评论 74 浏览
南邮汪联辉团队开发DNA纳米机器人,实现精准消栓给药 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智能材料与诊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汪联辉教授、晁洁教授和高宇副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可在血管内复杂病生理环境下识别血栓的生物标志物凝血酶,并通过针对凝血酶浓度的逻辑运算区分血栓和伤口凝块,实现靶向血栓的精准给药。相关工作以“An intelligent DNA nanodevice for precision thrombolysis”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 最新研发 2024年03月19日 1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当传统复材成型工艺遇到3D打印后的创新路径 摘要:复合材料的性能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设计自由度更高、易于整体成型以及轻量化等优良特性。然而传统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如缠绕、模压、拉挤、热压罐、树脂传递模塑等)均存在复杂结构难以成型,开发前期需要开模等工序,严重影响了产研前期研发进度。探索3D打印技术制造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趋势,有望突破传统复合材料成型的限制,带来复合材料制件领域成本大幅度降低和时间大幅度缩短的变革。高性能复合材料3D打印通常涉及短/长纤维增强尼龙(PA)、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醚酰亚胺(PEI)等材料。FDM挤出3D打印工艺是复合材料产品开发的重要选择。 应用进展 2024年03月18日 1 点赞 0 评论 70 浏览
上海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开发出用于航空航天级镁合金的超黑薄膜涂层 摘要:上海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曹韫真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级镁合金的超黑薄膜涂层,该成果发表在AIP出版社出版的《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A 》上。他们的涂层足以抵御恶劣环境,同时还能吸收 99.3%的光线。 最新研发 2024年03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88 浏览
碳/碳热场材料崛起 摘要:碳/碳热场材料是光伏单晶炉生产中所必需的耗材,主要产品形式为单晶拉制炉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加热器等,在不同的部件,以等静压石墨为主流的石墨热场材料,在2016年之前,能满足拉制的要求。但随后,碳/碳热场最近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应用进展 2024年03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14 浏览
采用锑掺杂锡氧化物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5.7% 摘要: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已经建造了一种倒置钙钛矿光伏器件,该器件具有p型锑掺杂锡氧化物(ATOx)中间层,据报道,该夹层减少了小面积和大面积钙钛矿电池之间的效率差异。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ATOx可以很容易地取代常用的氧化镍(NiOx)作为空穴传输材料(HTL)。在标准照明条件下测试,太阳能电池在0.05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实现了25.7%的功率转换效率,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实现了24.6%的功率转换效率。 最新研发 2024年03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
厚度0.2mm,河南钢铁集团冷轧薄规格轧制水平突破厚度设计极限 近日,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冷轧(公司)作业部成功轧制0.2mm冷轧带钢,大幅度超出酸轧机组轧制厚度设计极限,实现重大突破,该产品轧制水平在行业同类机组处于领先地位。 应用进展 2024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88 浏览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技术将重新发现镁材料的应用价值,定义电动汽车的生产 埃隆·马斯克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子上的一辆风火轮玩具车,问道:“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制造玩具车的方式制造真正的汽车?”这个问题反映了汽车制造商试图测试汽车工业中一体化整合和轻量化结构的极限。一家设备制造商应对了马斯克提出的问题——总部位于意大利Brescia的意德拉Idra公司,与特斯拉合作开发了现在被称为一体化压铸机(giga-press)的大型冷室高压压铸机,该压铸机大到足以通过一个工序铸造车辆的大部分部件,从而消除了对多个结合件的需求。 应用进展 2024年03月01日 1 点赞 0 评论 8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