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结构调控提升增材制造中熵合金性能

近日,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详细研究了PBF-LB/CoCrNi的加工参数、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机器学习建立了合金的优化加工窗口。研究了各种微观结构特征(例如熔池形状、晶粒形态和晶体织构)的形成机制。对PBF-LB加工样品的机械测试表明,可以通过选择PBF-LB加工参数优化微观结构,同时提高CoCrNi的强度和延展性。同时讨论了熔池边界、异质结构和织构等结构对PBF-LB/CoCrNi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原位拉伸试验来研究局部变形机制和各向异性拉伸性能的原因。这项研究为通过控制PBF-LB工艺操纵凝固和微观结构来设计和制造强度和延展性同步提升的金属材料提供新的见解和潜在方法。相关论文以题为“Multi-scale microstructure manipulation of an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CoCrNi medium entropy alloy for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unable mechanical anisotropy”发表在增材制造顶级期刊 Additive Manufacturing。本文的通讯作者为李晓鹏副教授,博士生李晨泽为本文第一作者。

苹果iPhone 16 Pro系列可能采用全新抛光钛金属表面处理

来自韩国的最新传闻称,苹果 iPhone 16 Pro 系列机型将采用改进的钛金属加工和染色工艺。Naver 博客上的新闻聚合账户“yeux1122”表示,这种新工艺将使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的外观比采用磨砂处理的 iPhone 15 Pro 机型更加光滑亮丽。据称,改进后的制造工艺将带来类似于此前 Pro 系列 iPhone 所使用的亮面不锈钢材质的外观,但同时新工艺的钛金属也会比不锈钢更耐刮蹭。

碳纤维复材在氢气储存和电池包壳体的应用现状

摘要:通过调研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氢能储存及电池包壳体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讨论高压储气瓶及电池包壳体的分类及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微软与美国实验室合作:80小时发现固态电池新材料

近日,微软与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合作的消息让人瞠目结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他们仅用80个小时在3200万种材料中找到了18种潜在的新电池材料,其中包括一种固态电解质。这个突破让科学家们都兴奋不已,并迅速开始合成和测试这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