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往往难以想象它在科技领域的潜力。近日,微软与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合作的消息让人瞠目结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他们仅用80个小时在3200万种材料中找到了18种潜在的新电池材料,其中包括一种固态电解质。这个突破让科学家们都兴奋不已,并迅速开始合成和测试这些材料。然而,这只是消息的表面,背后隐藏的信息才是让人震撼的。实际上,人工智能找到的并不是18种,而是23种电池材料,其中有5种是人类通过多年科学研究已知的。这个逻辑令人深思——人工智能在80个小时内就找到了比人类多出4倍的确定电池材料数目。如果测试结果表明这18种材料都是可用的,那么这套系统在类似的筛选中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套系统就是微软今年新推出的Azure量子元素,它是针对加速科学发现而构建的云服务。它利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最新技术,帮助科学家们设计、编码和呈现分子模型,模拟和预测化学和材料科学问题。尽管量子计算机还未诞生,但通过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这套系统已经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据微软称,使用这套系统寻找材料的客户已经将获得结果的时间缩短了数月,同时筛选的候选材料从几千个扩展到了几千万个,化学模拟速度提高了50万倍,相当于将一年的研究时间压缩到1分钟。微软的CEO甚至宣称要将未来250年的化学和材料科学压缩到未来25年内完成。
这种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材料科学,开发药物的领域也有多个成功案例。例如,辉瑞公司在研发新冠疫情期间的神药Paxlovid时,就利用超级计算机和AI算法进行了帮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利用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在30天内发现了一个新的肝细胞癌靶点,并开发出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据AI制药公司Exscientia的数据,AI可以将药物开发时间从平均4年半缩短到约13.7个月,减少了四分之三的时间。
然而,巨大的力量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量子人工智能不仅可以筛选出有益的化学物质和药物,还有可能筛选出有害的化学物质和致命的毒药。因此,在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和安全性的考虑。
人工智能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加速科学发现、推动医药研发和改善生活。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符合伦理和安全的准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只有在合理而负责的框架下,人工智能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福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