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井管标准化技术进展及展望

摘要:综述了我国油井管标准化技术和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油井管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经过石油工业和冶金工业40 余年的联合攻关和艰苦努力,建立了我国油井管从生产到使用全寿命周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设计与选材、产品制造、检验与试验、使用与维护、失效分析与完整性评价等方面,涵盖10 大类产品共91 项标准,其中自主制定73 项,在油井管性能质量控制和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临加大油气开发力度的新要求和油气工业发展的新挑战,特别是超深、非常规、海洋油气开发、煤炭地下气化、页岩油原位转化、天然气水合物等复杂力学- 化学- 物理耦合工况条件,以及油气开发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需求,应持续坚持整合、提升、国际化方向,推动油井管标准体系与核心标准的持续完善和发展,支撑保障油气工业健康发展,引领油气工业和相关产业技术进步。

钢铁在石化行业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摘要:石化行业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料来源,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同时, 也将给钢铁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含Cu抗细菌腐蚀管线钢的研制及其性能

摘 要: 采用超低碳、低锰和微合金元素技术开发了Cu质量分数分别为.9%,1.4%,1.8%的高强度抗细菌腐蚀板材,并对板材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菌(SRB)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板材的抗细菌腐蚀能力增强,SRB均匀腐蚀速率降低,SRB点蚀深度也降低。优选了Cu质量分数1.4%的抗细菌腐蚀管线钢,经过时效热处理工艺后,可析出大量30~50 nm 的球状富Cu相,经过500 ℃+1 h的时效热处理后,试样的-20 ℃夏比冲击结果为184~220 J。调节时效处理工艺可获得X80钢级抗菌板材需要的力学性能,含Cu管线钢时效后的富Cu相对管线钢的抗细菌腐蚀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页岩油体积压裂原位生成支撑剂材料研究进展

摘 要: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系统,需要有效支撑才能最大化发挥体积改造的作用,但因现有的支撑剂密度高、粒径大,很难运移到主缝远端和微缝内部。为了实现体积压裂全尺度裂缝的支撑,研究者们提出通过压裂液与岩矿原位反应生成支撑剂的技术思路,实现压裂液到哪里、支撑剂就到哪里的目的。本文综述了两类在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原位生成支撑剂方法的最新进展:一类是利用地层高温高压水热合成无机矿物颗粒支撑剂,另一类是形成对温度压力敏感的高分子聚合物颗粒支撑剂。在介绍原位支撑剂颗粒生成的方法和原理基础上,将其性能与传统支撑剂进行比较,并且探讨了原位生成支撑剂的应用前景。新型压裂液地层条件下原位生成固体支撑剂可能对整个油气工业,乃至能源领域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希望可以引起研究者们更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