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技术对未来装备发展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高比能可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柔性电源、燃料电池及其他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甚至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这些动力与能源技术具有高度的军民两用性和军种通用性,其快速进步将带来装备形态、使用方式、部署模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高比能电池、小型便携式电源、能量回收技术有望打造能长期独立作战的超级士兵系统;燃料电池技术通用性强,可用于潜艇、战车及各种无人平台;无人干预充电尤其是无线充电技术,将大幅提升作战无人平台的作战半径;太阳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有望实现无人值守传感器的无限续航力。

新能源近期的发展态势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的研发现状,指出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新能源;生物柴油;氢能;燃料电池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如能源不可持续发展,就可能制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 要:能源自古以来就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面对全球化石资源消耗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和天气恶化,全世界开展了低碳战略部署,着力推动可再生绿色能源的持续利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以解决绿色能源(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波动性强、不连续和受环境、天气限制的难题。

氢的大规模制备及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和展望

摘 要: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低碳发展挑战。氢能被认为是一种低碳能源,“以氢代碳”是实现源头降碳和流程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介绍氢气基本性质、制备来源与碳排放的关系,探讨煤制 氢、天 然 气 制 氢、甲醇制氢和电解水制氢4种主流大规模制氢路线的技术特性、发展现状、制备成本和发展方向

某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电池包轻量化设计

摘  要: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中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是电池包的主要承载部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原不锈钢材料对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进行轻量化设计。上箱体兼顾到制造成本问题,使用原不锈钢材料。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池包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相比于原不锈钢材料,电池包重量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研究

 摘 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系统研究了三元材料、电解液的热分解问题,分析了不同电位及电解液的添加量对三元材料热分解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元材料热分解过程历经层状到尖晶石再到岩-盐相的结构转变,同时伴随着氧气的析出。Ni含量越高,电位越高,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差,热分解温度越低,热分解焓越大。对于高镍材料来说,其热稳定性与充电过程中的结构相变存在对应关系,在相变转折处热稳性出现明显差异。

海上风电导管架用特厚EH36钢板性能研究

摘 要:世界海上风电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为降低建设成本,海上风电钢逐步实现热机械轧制交货替代正火交货。本文介绍了首钢京唐中厚板4300 mm宽厚板生产线采用热机械轧制工艺研制出100 mm特厚EH36钢板,对钢板头部和尾部位置进行拉伸、冲击、弯曲及Z向拉伸试验,各项性能完全满足标准GB/T712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