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成形装备现状及关键技术

摘要:文中介绍了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成形装备目前国内外应用现状,总结了双极板冲压成形工艺对冲压成型装备性能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了双极板冲压成形装备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为该类装备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发展研究

摘要: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本文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3 个方面着手,综述了国际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路径、产业规模和支撑体系建设情况,梳理了我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目标。研究发现,我国固态电池正处于推广发展期,在关键原材料、关键科学技术瓶颈突破、规模化量产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面临挑战。研究建议,坚持分步发展固态电池的总体策略,设立国家级固态电池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促进固态电池市场化应用及产业转型,优化固态电池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我国固态电池产业领跑世界。

氢的大规模制备及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和展望

摘 要: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低碳发展挑战。氢能被认为是一种低碳能源,“以氢代碳”是实现源头降碳和流程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介绍氢气基本性质、制备来源与碳排放的关系,探讨煤制 氢、天 然 气 制 氢、甲醇制氢和电解水制氢4种主流大规模制氢路线的技术特性、发展现状、制备成本和发展方向

水系锌离子电池功能隔膜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水系锌离子电池(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AZIBs)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因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高安全性,在众多金属离子电池中脱颖而出。然而不可避免的枝晶生长、析氢反应(HER)和钝化层生成等问题降低了锌负极的稳定性,成为AZIBs发展的瓶颈。其中隔膜作为电池中的重要部件,确保了电池的安全运行,在实际应用中,为克服玻璃纤维隔膜的本征问题,功能隔膜策略作为提高AZIBs性能的有效方法而受到欢迎。论文系统地总结了功能隔膜材料在AZIBs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改性隔膜材料的设计策略及机制探究。最后,介绍了当前功能隔膜材料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未来潜力。

钠离子电池生物质基硬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具有成本优势的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有益补充,而电极材料的性能是决定钠离子电池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负极材料方面,硬碳材料具有碳源易得、制备方法灵活、结构可调控性高等优点,极具商业化应用潜力。在硬碳材料的众多前驱体中,生物质因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等而备受青睐。但生物质基硬碳负极材料的孔结构及表面特性对其嵌脱钠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从生物质基硬碳负极的性能影响因素出发,总结了生物质衍生硬碳负极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钠离子电池生物质基硬碳负极商业化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其未来研究方向,对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锂离子电池用纤维素隔膜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从天然纤维素隔膜和纤维素复合隔膜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纤维素应用于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应用多种改性方式开发高性能复合隔膜,明确改性机理,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优化改性方案。

锂金属负极界面及体相稳定化策略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信息化、电动化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设施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储能电池,但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正逐步接近极限,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因此亟需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体系。锂金属负极具有极高的理论容量(3860mAh·g-1)和最低的氧化还原电势(-3.04V vs SHE),被认为是实现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材料。然而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锂金属电池较低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实用化。本文从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锂金属负极反应活性高、锂枝晶、死锂和体积膨胀等问题及作用机理,并就上述问题分别从界面设计和体相设计方面综述应对策略,包括非原位/原位生成的界面层保护、合金化锂负极以及三维复合锂负极,最后针对实效电池的约束条件、电极串扰及大容量电池的失效机制等实用化锂负极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和展望。

海上风电导管架用特厚EH36钢板性能研究

摘 要:世界海上风电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为降低建设成本,海上风电钢逐步实现热机械轧制交货替代正火交货。本文介绍了首钢京唐中厚板4300 mm宽厚板生产线采用热机械轧制工艺研制出100 mm特厚EH36钢板,对钢板头部和尾部位置进行拉伸、冲击、弯曲及Z向拉伸试验,各项性能完全满足标准GB/T712的要求。

我国风电轴承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风电作为清洁燃料与清洁电力的重要来源,得到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扶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风电轴承是风电机组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在中高端风电轴承领域,主要市场份额仍然被欧美等企业所垄断。本文依据我国风电轴承的国产替代现状,展望了未来风电轴承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大型化、滑动轴承、独立变桨轴承加速推进,并提出了强化轴承试验台建设等相关建设性意见。

碳质材料在镁基储氢材料中的应用

摘要: 碳质材料因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储氢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碳材料(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在镁基储氢材料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讨论碳材料负载不同催化剂(活性金属、金属间化合物、过渡金属等)对镁基储氢材料性能(储氢容量、吸放氢动力学、反应活化能、循环稳定性等)的影响。在研究碳材料的催化机制时发现,碳材料在镁基储氢材料中不仅起到催化、助催化的作用,还能抑制晶粒团聚和生长。将碳材料应用于镁基金属氢化物时, 两者的协同效应能使储氢体系表现出高活性;当碳材料负载催化剂时,还起到良好的分散剂的作用,有利于MgH2表面催化剂均匀分散,使储氢体系表现出高循环稳定性。可为储氢领域高性能材料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