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研发与应用最新进展

摘要:镁基储氢材料具有高储氢密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特点,作为解决氢储运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脱氢温度高、平衡压力低、吸放氢速率慢,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通过复合化、掺杂催化剂、合金化和纳米化等策略提高储氢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的机理,研究了可能实现镁基储氢材料突破的前沿工艺。然后,本文讨论了多目标性能的协同优化在未来镁基储氢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方向,旨在促进多相、多元体系的开发效率。最后,本文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实现脱氢温度适中、储氢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储氢材料的潜在策略。

胶体体卤化铅钙钛矿量子点:从合成到应用

可控条件下制备的胶体半导体纳米晶体有助于对量子现象更好的研究和利用,并且可以扩大其生产规模用于商业用途。这些量子点材料在超高清显示、太阳能电池、量子计算、生物成像、光通信等产业有广泛的应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卤化铅钙钛矿纳米晶体作为高效半导体迅速崭露头角。尽管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弱到中等限制区域的大纳米晶体上,强限制区域(尺寸小于铅卤钙钛矿的激子玻尔直径,范围为4-12纳米)的量子点(QDs)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包括偏振光发射和在单一卤化物组成的钙钛矿中无法实现的区域内纯色且稳定的发光。基于此,本文第一作者Junzhi Ye博士(英国牛津大学),通讯作者Lakshminarayana Polavarapu教授(西班牙维戈大学)和Robert L.Z. Hoye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上发表教程综述。

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关键战略材料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是航空工业中技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部件之一。而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核心战略资源,也是决定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瓶颈。高温合金作为一种能在600°C以上及一定应力条件下长期工作的金属材料,很好地满足了现代航空发动机对材料的苛刻要求,因此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随着航空装备的快速发展,对配套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性能高温合金的研制是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短板之一,国内目前仅有少数公司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供需缺口巨大,国产替代空间十分广阔。

压实升级至2.65克每立方厘米,常州锂源推出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电池厂商对高压实正极材料的需求日益强烈。无论是储能系统还是动力电池,高压实技术都成为了材料应用的重要门槛。高压实不仅意味着材料性能的显著提升,更是实现能源高效、稳定、存储的关键。为此,常州锂源4月18日发布了最新研发的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S501,以其卓越的压实性能,为新能源市场带来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