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太阳能规则:新型柔性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创纪录的效率

宁波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取得突破,首个柔性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2.8%和耐久性能提高,为轻量化、高性能太阳能电池铺平了道路。(SciTechDaily.com)一项新的研究强调了柔性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成功开发,其效率达到创纪录的22.8%,代表了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重大进步。

我国科学家在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科学家对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了设计,选用LUMO(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较浅的富勒烯衍生物ICBA 取代常用的PCBM 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提高了光照条件下的准费米能级位置,且ICBA 抑制了碘离子迁移带来的n 型掺杂,降低了传输层和锡基钙钛矿界面的载流子复合,最终实现了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0.94V 的开路电压和12.4% 的光电转化效率。

比传统方法快480倍,成本低35倍,纳米级金属3D打印为电子、光学和等离激元学带来创新

摘要: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纳米级金属 3D打印技术,该技术在速度和经济性方面都超越了当前的方法。《先进材料》杂志详细介绍了这一突破,佐治亚理工学院引入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能够改变传统上因昂贵且缓慢的制造技术而阻碍的领域。

用于电网级存储的可充电镁电池

可充电镁电池(RMBs)由于其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和地壳中丰富的镁元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以外的能量存储设备。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阴极材料,这种技术的商业化一直受到阻碍。现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的RMBs阴极材料,利用增强型岩盐结构,即使在低温下也能实现高效充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