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聚酰亚胺:低温固化设计策略
朋小康,黄兴文,刘荣涛,张永文,张诗洋,黄锦涛,闵永刚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摘要: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由于在成本、尺寸、输入/输出密度等方面有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而备受关注。随着封装厚度的薄型化,作为其中再布线层介电材料的光敏聚酰亚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 更低介电常数、更低热膨胀系数、更低残余应力、更低固化温度等。FOWLP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晶圆翘曲,减少封装工艺热预算可有效降低封装中金属材料与介电材料之间因热力学性质差异所导致的应力集中。由此,光敏聚酰亚胺需首要解决的即是传统体系在固化温度方面的限制(>300℃) 。本文从聚酰亚胺合成过程角度综述了近些年来在降低光敏聚酰亚胺固化温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基于聚酰胺酸、聚异酰亚胺、可溶性聚酰亚胺低温固化体系的优劣势,最后展望了低温固化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敏聚酰亚胺;低温固化;设计策略;聚酰胺酸;聚异酰亚胺;可溶性聚酰亚胺
目录介绍
0 引言
1 聚酰亚胺合成过程中的结构
2 聚酰胺酸催化策略
3 聚异酰亚胺策略
4 可溶聚酰亚胺策略
4.1 负性光刻
4.1.1 本征型
4.1.2 光致产酸化学增幅策略
4.2 正性光刻
4.2.1 本征型
4.2.2 光致产酸化学增幅策略
4.2.3 反应性显影策略
5 结语与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