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融合制造及在柔性微纳传感器的应用(特邀)

蔡子墨1,匡翠方2,杨华勇1,洪明辉3,徐凯臣1 (1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3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
摘要:柔性微纳传感器的新兴发展对先进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激光融合制造充分集成激光增材、等材、减材加工形式,凭借高精度、非接触、机理丰富、灵活可控、高效环保、多材料兼容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制造在多任务、多线程、多功能复合加工中的局限,通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跨尺度“控形”与“控性”,为各类柔性微纳传感器的结构-材料-功能一体化制造开辟了新途径。本文首先分析激光增材、等材与减材制造的技术特点与典型目标材料,展示激光融合制造的技术优势,接着针对近年来激光融合制造在柔性物理、化学、电生理与多模态微纳传感器中的典型应用展开讨论,最后对该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通过多学科交叉互融,开辟柔性微纳传感器制造新路径,拓展激光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
关键词:激光融合制造;激光-物质相互作用;微纳制造;柔性电子;柔性微纳传感器

目录介绍

1 引言

2 激光增材制造

2.1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特点

2.2 激光增材制造典型目标材料

2.2.1 激光烧结CuO纳米油墨

2.2.2 激光烧结NiO纳米油墨

2.2.3 激光烧结Ag纳米油墨

2.2.4 激光烧结Au纳米油墨

2.2.5 激光烧结Zn纳米油墨

2.2.6 激光烧结LM纳米油墨

3 激光等材制造

3.1 激光等材制造技术特点

3.2 激光等材制造典型目标材料

3.2.1 含碳布料前驱体

3.2.2 含碳纸张前驱体

3.2.3 含碳食物前驱体

3.2.4 含碳聚合物前驱体

3.2.5 含碳木材前驱体

3.2.6 含碳树叶前驱体

4 激光减材制造

5 激光融合制造在柔性微纳传感器上的应用

5.1 柔性物理传感器

5.2 柔性化学传感器

5.3 柔性电生理传感器

5.4 柔性多模态传感器

6 总结与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