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富氧多孔炭纳米片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车晓刚1,靳皎2,张艺潇1,刘思宇1,王满1,杨卷1 (1.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碳氢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多孔炭电极的表面改性与优化是实现超级电容器优异性能的关键。本文以煤化学工业的固体副产物为碳源,利用二维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的刚性约束作用耦合KOH 活化工艺成功制备了二维富氧多孔炭纳米材料(OPCN)。系统研究了炭化温度对OPCN 样品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影响,通过SEM、TEM、氮气吸脱附测试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对炭材料的结构/组成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表明,经700 °C 炭化获得的炭材料样品(OPCN-700)具有较高的氧质量分数(24.4%)和大的比表面积(2 388 m2 g−1),并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同时,OPCN-700 样品丰富的微孔和二维纳米片结构为电解质离子提供了有效的储存和传输途径。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 时,其比电容高达382 F g−1,并呈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技术策略为富氧原子掺杂二维多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水系储能器件的设计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多孔炭材料;MgAl-LDH;氧原子掺杂
目录介绍
1 前言
2 实验
2.1 材料
2.2 煤基富氧多孔炭纳米片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
2.4 工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微观形貌与结构分析
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 结论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