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系泊链研究和发展现状

摘要:系泊链是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平台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资源开发不断向深海发展以及适应各种极端气象条件的需要,海工行业对系泊链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标准,关于系泊链的研究也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热点。本文从系泊链的基本性能出发,结合疲劳和腐蚀两个方面的特征,介绍了系泊链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为设计和使用系泊链提供了参考。

海工钢丝绳的应用及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介绍海工钢丝绳的生产技术和应用现状,不同应用场合对钢丝绳的性能要求,以及海工钢丝绳的常用规格和结构; 展望海工钢丝绳的应用前景,对比国内外海工钢丝绳生产装备,指出国内企业存在的差距,分析制约发展的因素; 对国内海工钢丝绳的技术装备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在提高合股成绳能力、研制特殊结构钢丝绳、提高钢丝绳防腐性能、配备制索装置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是解决战略性矿产资源依存度持续高位问题的重要措施,拥有完备且可靠的装备体系,是保证我国站稳深海资源开发脚跟、实现国家战略资源自主可控的先决条件。本文聚焦国内外深海矿产资源勘探装备和开采装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完整开采系统、核心开采装备、基础装备及元器件三方面剖析国产装备发展不足,总结归纳相关装备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并据此从开展产业融合、完善绿色开采体系和优化技术支撑角度提出发展目标和重点攻关方向。研究建议,优先攻关核心装备短板以支撑我国实现规模化开采;促进多产业融合、推动完整装备链高质量发展;建议开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大装备攻关工程,聚焦核心装备“卡脖子”技术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给予多方面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推动国产装备的优质创新迭代,以加快我国实现商业化开采进程。

海洋非黏结柔性软管金属层失效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整合API RP 17B规范提出的海洋非黏结柔性软管9种常见失效模式,对国内外柔性软管金属 层6种常见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并针对目前柔性软管金属层失效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和短板,指出未来海洋柔性软管失效模式研究的下一步建议,为海洋柔性软管结构设计和完整性管理奠定 基础。

海缆护管后安装新工艺设计与应用

摘要:为解决海缆护管后安装过程中浮式起重船抛锚对平台周围海缆等带来的风险并降低护管安装成本,对比分析锚系船、动力定位船和平台后安装等3种方案,得出平台后安装方案在作业工期、费用、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海缆护管平台后安装新工艺进行设计和理论分析,并通过实践验证安装。结果表明,该新工艺既能规避浮式起重船吊装作业的高风险,又能大幅降低作业成本,安装1根护管可节省船期3d。该新工艺可为在役平台的海缆护管后安装提供重要的借鉴,有望在今后的类似工程项目中推广。

深海深地钻探用复合片钻头的现状和展望

摘要: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在国内外的钻探市场中已获广泛应用,在深水深地钻探领域是不可缺少的钻探工具。其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可观,但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质量尚需提高,其一是金刚石复合片本身的性能提高,其二是金刚石复合片钻头设计理念更新,以顶级钻头产品占领国内外钻探市场。

海洋工程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海洋工程领域用高强钢铁种类、性能的介绍,分析了国内海洋工程用高强钢焊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随着海洋工程向深海、极地发展,高强韧性、高抗疲劳性、高效性将是海洋平台用高强钢焊接研究的重点。

耐海洋大气腐蚀螺栓钢热处理工艺优化

摘要: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测试了耐海洋大气腐蚀螺栓钢经不同工艺淬火、回火后的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 SEM) 分析试验钢在不同工艺下的冲击断口形貌,并采用J-MatPro 软件计算试验钢奥氏体临界转变温度点。结果表明: 试验钢经940 ℃油淬及570 ℃回火后的力学性能最佳。与580 ℃回火试样相比,试验钢在570 ℃回火时具有更高的韧性。结合冲击断口以及软件计算结果分析可知,试验钢中Ni 含量较高且存在偏析,会导致局部区域A1点降到600 ℃以下,使得试验钢在580 ℃回火时局部奥氏体化,冷却时形成硬脆的马氏体,造成冲击性能下降。

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研究与应用现状

摘要: 钛合金因其比强度高、耐海水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简要介绍了海洋服役环境的特点,综述了钛合金在海洋工程上的应用现状,并从疲劳强度、蠕变性能、焊接性能、断裂韧性等方面分析了海洋工程用钛的选材要素。俄罗斯、美国已建立完整的海洋工程装备用钛合金体系,并成功将钛合金应用于潜艇、海底管道、深潜器耐压壳体等海洋工程装备。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不同强度级别的海洋工程用钛合金体系,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今后应加强钛合金的基础研究,逐步完善我国海洋工程用钛合金体系。

海洋环境下钛合金主要服役性能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海洋装备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具有高比强度和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钛合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缺乏海洋环境下钛合金的相关服役性能数据,导致装备设计单位和应用单位选材困难,极大限制了钛合金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上的应用。针对钛合金在海洋环境下服役面临的主要失效形式: 压缩蠕变、低周疲劳和应力腐蚀,研究了不同组织形貌对TC4 ELI 钛合金相关服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TC4 ELI 钛合金网篮组织的压缩蠕变性能优于双态组织; 双态组织的低周疲劳性能优于魏氏组织; 魏氏组织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双态组织。可见,组织形貌对钛合金的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具体的服役工况进行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