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发展及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

倪江涛1,周庆军1,衣凤2,董鹏1,陈帅1,李权1 (1.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2.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增材制造(AM)技术作为近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字化制造技术,具有快速制造复杂结构产品、高效利用原材料、可高度优化产品结构及适应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等优点,非常契合航天装备日益整体化、复杂化、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需求,为传统航天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契机。近年来,以金属粉末为原材料、以激光为热源的激光增材制造(LAM)技术已成为AM技术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已从零部件级逐渐发展至整机级,且正在迈向工业化和智能化。本文针对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3类典型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及镍基高温合金)、3类典型结构(大型整体结构、异种金属结构、发动机整机结构),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LAM技术的发展及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LAM技术潜在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光技术;增材制造(AM);激光选区熔化;激光熔化沉积;轻质高强金属材料

目录介绍

1 LAM轻质高强金属材料

1.1 铝合金

1.2 钛合金

1.3 镍基高温合金

2 航天装备典型结构的LAM

2.1 大型整体结构的LAM

2.2 异种金属结构的LAM

2.3 发动机整机结构的LAM

3 结论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