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领域轻合金缺陷修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海滨 徐添乐 谢瑞山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修复与再制造是经先进技术修复后使废旧产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新品的操作。本文总结了熔化类修复方法(激光、电弧、电子束增材修复方法等)和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各种修复方法的可修复缺陷形式、是否可连续送料、修复后样件强度及是否产生新缺陷等问题。以轴向送料的搅拌摩擦沉积技术及侧向送料的摩擦辊压增材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可连续送料固相修复技术克服了金属构件在熔化类修复过程中易造成组织粗化,产生孔隙、裂纹的技术难题,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强高韧铝合金、轻质镁合金等轻质合金构件修复领域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可连续送料固相修复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固相缺陷修复技术的理论研究、开展不同材料的缺陷修复工艺研究及工程化应用、加快相关修复装备的建立是未来亟需研究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金属缺陷修复;熔化类修复方法;固相修复方法;接头强度;伸长率
目录介绍
1 引言
2 熔化类修复方法
3 不可连续送料的固相修复方法
4 可连续送料的固相修复方法
4.1 基于轴向送料的搅拌摩擦沉积技术
4.2 基于侧向送料的摩擦辊压修复技术
5 结束语
5.1 总结
5.2 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