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航天系统工程
王国庆1,熊焕2,侯俊杰3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3.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摘要:航天系统工程方法围绕型号研制总体最优目标,对型号产品研制全过程和涉及的管理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组织管理,是支撑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进入数字时代,面对航天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必需深入研究构建数字时代航天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体系。在对航天系统工程的形成、发展和基本方法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时代航天系统工程的概念、特征和总体框架,对其转型变革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航天系统工程将实现以模型取代文档成为技术状态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重要载体,以高效的在线协同实现研制和管理效率提升,以数据驱动实现精细化管控和科学决策,组织管理趋向于扁平化、融合化、敏捷化和协同化。在组织管理、使能工具、研制模式、质量管理、决策方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将发生深刻变革。以上理论方法体系的提出,结合航天重大任务探索实践,为型号工程管理水平和科研生产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关键词:数字时代;航天系统工程;数字化转型;研制模式变革;管理变革
目录介绍
0 前言
1 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1 产生背景
1.2 国外进展
1.3 我国航天系统工程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1.4 概念内涵
1.5 基本方法
1.5.1 强化总体设计部的技术抓总、组织协调管理
1.5.2 实行行政、技术两条指挥线的组织管理体系
1.5.3 严格控制各阶段的技术状态
1.5.4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和制度
1.5.5 构建开放融合的大协作体系
2 航天系统工程发展的新需求
2.1 航天系统工程面临航天强国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2.2 航天系统工程需要满足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3 航天系统工程需要注入数字时代发展的新动能
3 数字时代的航天系统工程
3.1 概念、特征与总体框架
3.1.1 航天系统工程2.0 基本概念
3.1.2 航天系统工程2.0 特征
(1) 模型取代文档成为技术状态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重要载体
(2) 组织管理趋向于扁平化、融合化、敏捷化和协同化
(3) 以高效的在线协同实现研制和管理效率提升
(4) 以数据驱动实现精细化管控和科学决策
3.1.3 航天系统工程2.0 总体框架
3.2 转型变革
3.2.1 组织变革:运用集成产品开发模式,打破组织界限
3.2.2 工具变革:构建统一数字化平台,支撑型号两条指挥线的网络化协作和管控
3.2.3 研制模式变革:推动虚实融合,实现“设计即正确”
3.2.4 质量管理变革:构建数字化航天精益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智能化水平
3.2.5 决策方式变革: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的管理决策
3.3 探索实践
3.3.1 数字火箭
3.3.2 数字空间站
4 结论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