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用镍基高温合金及其激光增材制造研究现状
陈娇1,罗桦2,贺戬2,谭庆彪2,祝国梁2 (1.上海航天信息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b.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
摘要:新型航天器用镍基高温合金部件呈现出复杂化、薄壁化、复合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的铸造或锻造加工技术无法胜任。基于逐层堆积的激光增材制造(LAM)技术是实现这类复杂部件制备的理想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赋予高温合金更高的价值,极大地推动航天装备的发展。首先介绍了航天领域常用的镍基高温合金种类,然后以研究最多的IN 718 和IN 625 合金为例,总结了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优化方法,表明增材制造综合加工图和实验设计方法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出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特点,讨论了增材制造后续热处理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增材制造技术极快速冷却的特点引起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内部存在普遍的局部微观偏析现象,导致常规热处理工艺不再是最优工艺;并通过5 个典型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航天构件案例展示了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展望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微观组织;热处理;航天
目录介绍
1 航天领域常用镍基高温合金
2 航天领域用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2.1 工艺优化方法
2.2 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
2.3 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后续热处理工艺
2.3.1 增材制造IN 718 合金的热处理
2.3.2 增材制造IN 625 合金的热处理
2.3.3 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热等静压处理
3 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在航天构件领域的典型应用
3.1 典型构件案例
3.2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4 结论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