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产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周济1,张联盟 2(1.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超材料是由人工结构构成、具有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性质的人工材料,有望获得与自然物质性质迥异的“新物质”,为诸多应用领域提供了变革性技术支撑;超材料的新原理、新功能实现处于爆发期,相关产业链开始萌生,而产业化、工程化进入瓶颈期,超材料当前所处的特殊阶段恰是国家战略介入的机遇期。本文总结了超材料的概念演进过程,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概要梳理了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从产业化方向、产业链格局、产业发展策略三方面系统凝练了超材料的产业化进展。进一步辨识了超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突出体现在制备技术、测试与表征技术、工程化技术、产业链、研发人才等方面,从人工智能(AI)技术在超材料设计中的应用、超材料在AI技术演进中的应用两方面展望了AI 技术为超材料产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为此建议,以重点应用需求为牵引进行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国家级超材料制备、大数据与设计平台,组建国家级创新联合体并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在中长期尺度上精准推进我国超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超材料;人工结构;超常性质;工程化;制备;人工智能

目录介绍

一、前言

二、超材料的概念演进

三、超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国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我国的研究情况

四、超材料的产业化进展

(一)超材料的产业化方向

1. 无线通信

2. 国防军工

3. 光学与光电子工程

4. AI算力

5. 能源工程

6. 生物医学工程

7. 高端装备

8. 超构工程

(二)超材料的产业链格局

(三)超材料的产业发展策略

五、超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机遇

(一)超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 制备技术

2. 测试与表征技术

3. 工程化技术

4. 产业链

5. 研发人才

(二)AI技术为超材料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

1. AI技术在超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2. 超材料在AI技术演进中的应用

六、超材料产业发展建议

(一)以重点应用需求为牵引进行重大项目布局

(二)建设国家级超材料制备、大数据与设计平台

(三)组建国家级创新联合体并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