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研究 摘 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系统研究了三元材料、电解液的热分解问题,分析了不同电位及电解液的添加量对三元材料热分解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元材料热分解过程历经层状到尖晶石再到岩-盐相的结构转变,同时伴随着氧气的析出。Ni含量越高,电位越高,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差,热分解温度越低,热分解焓越大。对于高镍材料来说,其热稳定性与充电过程中的结构相变存在对应关系,在相变转折处热稳性出现明显差异。 新能源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我国风电轴承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风电作为清洁燃料与清洁电力的重要来源,得到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扶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风电轴承是风电机组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在中高端风电轴承领域,主要市场份额仍然被欧美等企业所垄断。本文依据我国风电轴承的国产替代现状,展望了未来风电轴承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大型化、滑动轴承、独立变桨轴承加速推进,并提出了强化轴承试验台建设等相关建设性意见。 新能源 2024年05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某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电池包轻量化设计 摘 要: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中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是电池包的主要承载部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原不锈钢材料对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进行轻量化设计。上箱体兼顾到制造成本问题,使用原不锈钢材料。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池包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相比于原不锈钢材料,电池包重量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新能源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动态与2035战略对策 摘要:技术创新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工业的转型发展,发展能源领域新兴产业是立足我国国情现实,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技术创新驱动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界定的“能源新技术”不仅涉及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而且涵盖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传输以及终端用能等领域,是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新能源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141 浏览
氢的大规模制备及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和展望 摘 要: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低碳发展挑战。氢能被认为是一种低碳能源,“以氢代碳”是实现源头降碳和流程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介绍氢气基本性质、制备来源与碳排放的关系,探讨煤制 氢、天 然 气 制 氢、甲醇制氢和电解水制氢4种主流大规模制氢路线的技术特性、发展现状、制备成本和发展方向 新能源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 要:能源自古以来就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面对全球化石资源消耗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和天气恶化,全世界开展了低碳战略部署,着力推动可再生绿色能源的持续利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以解决绿色能源(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波动性强、不连续和受环境、天气限制的难题。 新能源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多级中空纳米纤维二次电池电极材料 摘要:多级中空纳米纤维材料具有结构可控、成分可调的优点, 在二次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应用广泛. 在结构方面:多级中空结构可以有效缓冲电极材料在电化学反应离子嵌/脱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阻止电极材料粉碎、脱落, 增加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有效接触面积, 缩短离子/电子传输路径; 在成分方面: 可以实现不同特性材料的合理耦合, 提升电极材料电导率, 加速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多级中空纳米纤维结构和成分的协同增强作用在提升二次电池容量、倍率、循环性能方面效果显著. 本文归纳了现阶段制备多级中空结构纳米纤维的几类方法, 包括单针头静电纺丝、多流体静电纺丝和其他合成方法(模板法、水热法、自组装法等). 随后, 总结了不同结构、成分的纤维在二次电池(如锂、钠、钾离子电池, 锂/钠-硫电池, 锂金属-空气电池, 超级电容器等)中的应用进展. 最后, 探讨了多级中空结构纳米纤维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 新能源 2025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79 浏览
新能源近期的发展态势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的研发现状,指出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新能源;生物柴油;氢能;燃料电池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如能源不可持续发展,就可能制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能源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利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 摘要: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因其良好的循环性、高安全性、低成本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引发了对废旧LiFePO4电池循环利用的更多重视;然而LiFePO4自身的价值属性不突出、综合回收技术壁垒偏高,导致废旧LiFePO4电池的高值回收仍是LiFePO4电池循环利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LiFePO4电池的退役路径和再生利用路径,从预处理、资源再生两方面梳理了LiFePO4正极废料再生利用的研究进展,得出了直接再生更具应用潜能但仍处于技术初步研究阶段、间接再生适合原料复杂性较高或需要高价值资源储备情况的基本判断。着眼LiFePO4正极废料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识别出发展前提、发展关键、发展保障3个方面的产业化重要因素,展示了LiFePO4全组分短程再生利用技术及其万吨级生产线应用案例。进一步阐述了退役电池残能检测、智能化拆解预处理、正极废料直接再生等LiFePO4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原料来源及使用状况复杂、多种金属杂质精深脱除、正极材料更新换代等LiFePO4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挑战,提出了规范管理并顺畅回收渠道、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转化、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以提高市场接受度等发展建议,以畅通LiFePO4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路径,促进LiFePO4电池循环利用及关联产业绿色发展。 新能源 2024年09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98 浏览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锂离子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储能应用需求,人们在开发具有更高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不同,分别详细介绍了嵌入型负极材料(石墨、TiO2、钛酸锂等)、转化型负极材料(Fe2O3、NiO等)和合金化负极材料(Si、Ge、P等)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及其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不同负极材料的提高电化学性能方法和策略。可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构建和性能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能源 2024年07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7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