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徐滨1,王锐2,苏伟1,何广利2,缪平2 (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摘要:氢是碳中和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重工业和长途运输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提供了一种可替代路径。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是最可持续的制氢技术,为整合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并可以作为季节性储能。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具有电流密度高、运行压力高、电解槽体积小、整体性和灵活性好等优势,与波动性较大的风电和光伏有很好的适配性,但目前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其成本较高。本文对PEM电解水技术的成本组成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详细分析了PEM电解槽中的关键材料、制备工艺及组件制造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通过新型的结构设计、制备策略和制造技术,可以提升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利用率,减少膜厚度以降低欧姆极化,降低双极板的原料和加工成本,改善电解槽的结构设计和组装。最后提出了未来PEM电解水技术的研发方向和目标,通过材料性能的技术创新、组件制造工艺的优化、电解槽生产规模的扩大,能显著降低PEM电解水设备的成本,加速PEM制氢的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材料;组件;电解槽
目录介绍
1 PEM电解水技术的应用现状
2 PEM电解槽的关键材料和组件制造
2.1 阳极析氧催化剂(OER)
2.2 质子交换膜
2.3 膜电极的制备
2.4 气体扩散层
2.5 双极板
3 PEM电解槽的装配和运行
4 结论与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