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无序结构还原氧化石墨烯/锂金属复合箔材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

毛尔洋1,杜俊谋1,段祥瑞1,王伶月1,王贤成1,李国成1,付林1,2,孙永明1 (1.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2.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要:超薄锂金属(≤50μm)是下一代高比能锂金属电池负极选择。然而纯锂质软、易脆,机械加工性较差,导致超薄锂箔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此外相比于较厚的锂金属负极,超薄锂金属负极常呈现更差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本文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策略制备10~50μm厚度可控的超薄还原氧化石墨烯/锂金属(rGO/Li)复合箔材,其结构由大量无序随机的rGO片层非平行排列并均匀分散在锂金属内。首先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粉片与熔融锂金属在200 °C 下搅拌复合,获得微米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锂复合粉片,之后将复合粉片作为原材料进一步通过反复辊压制备出结构均匀、超薄的复合箔材,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规模化潜力。不同于其他所报道的rGO层状薄膜结构,在复合箔材中rGO 片层随机无序分散形成三维网络,有利于实现锂的均匀沉积/剥离。所制50 μm 超薄无序结构rGO/Li复合箔材负极在对称电池中以1mA cm−2、1mAh cm−2条件在醚基电解液中可稳定循环1 600h以上,在与硫化聚丙烯腈(SPAN)正极组配全电池以0.2 C倍率循环220次后比容量高达~675 mAh g−1,优于使用同厚度纯锂负极的电池。
关键词:锂金属电池;锂金属负极;超薄;还原氧化石墨烯;无序结构

目录介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自下而上”制备超薄rGO/Li 复合箔材

2.1.1 热还原方法制备rGO 粉片

2.1.2 高温定比混合方法制备rGO/Li 复合粉片

2.1.3 反复辊压延展制备超薄rGO/Li 复合箔材

2.2 材料表征、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测试方法

2.2.1 材料形貌和结构表征

2.2.2 电池组装

2.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复合箔材组分、形貌、结构表征和分析

3.1.1 复合箔材的宏观特征和优异力学性能

3.1.2 复合箔材的微观组分、形貌和结构

3.2 电化学性能

3.2.1 质量比容量

3.2.2 醚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3.2.3 酯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3.2.4 对称电池循环后的阻抗和形貌分析

3.3 在全电池中的应用

4 结论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