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高质量密度固态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王亚雄1,钟顺彬1,孙逢春2 (1.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高密度储氢是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相较于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等储氢方式,固态储氢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发展前景良好。分析和总结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应用对车载固态储氢的技术要求,包括固态储氢材料的储氢密度、吸放氢动力学、热力学、可逆性、循环寿命、成本以及安全性等;介绍了氢化镁、硼氢化物、铝氢化物、氨基化物等高密度储氢材料的储氢原理及其优缺点,综述了纳米化改性、催化剂改性、元素掺杂改性和构筑复合储氢体系等改善高密度固态储氢材料性能方法,重点评述了采用不同改进措施的氢化镁、硼氢化物、铝氢化物、氨基化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对比不同体系以及不同改进措施下的固态储氢材料及其性能,总结出研发采用轻质多孔框架材料并配合高效轻质催化剂的复合材料,是改善固态储氢性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车载储氢;固态储氢材料;金属氢化物;配位金属氢化物

目录介绍

1 车载固态储氢技术现状

1.1 车载固态储氢技术要求

1.2 常用车载固态储氢材料

2 固态储氢材料改进措施

2.1 纳米结构材料

2.2 催化剂改性

2.3 高电负性元素掺杂

2.4 复合储氢体系

3 车载高质量密度固态储氢材料

3.1 氢化镁

3.2 硼氢化物

3.3 铝氢化物

3.4 氨基化物

4 总结与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