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关键金属供应分析
梁扬扬,刘丽丽,贺克斌,黄斐,Moisés Gómez,李金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摘要: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居世界首位,保障关键金属材料供应、进行更精准的新兴固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的历史数据和规划目标,设定了不同的发展情景;应用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寿命分布模型,评估了我国新能源行业关键金属的需求、废弃和供应情况;重点识别了银、铜、镓、银、钢铁、钕等金属的供应压力,为2060年前构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格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在基准情景下,2035年的风电、光伏发电行业退役量分别为4.6 GW、28.3 GW;2035年、2060年的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退役量(按质量计)分别为2.54×106 t、1.048×107 t。从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关键金属供应压力来看,2030—2060 年,钢铁为低风险(≤5%),钕为中高风险(25%~50%),铜、银为高风险(50%~100%),镓、铟因需求峰值过高而被列为极度危险等级。改善新能源产业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多样性,既需要确保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也需要开展回收循环和高效利用;为此建议将风电、光伏发电退役设备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管理,将风电、光伏发电企业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加快完善分布式新能源固废回收体系,切实提高新兴固废回收技术水平。
关键词:新兴固废;风电设备;光伏组件;关键金属;供应风险
目录介绍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与情景设置
(一)研究方法
1. 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退役量计算
2. 关键金属供应分析
(二)情景设置
1. 未来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情景
2. 技术情景
三、我国新能源行业关键金属供应分析
(一)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退役情况
(二)关键金属需求
(三)关键金属供应压力分析
(四)回收体系金属循环供应
四、研究结论与应对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应对建议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