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氢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张林海,丁学强,张新,孙世铮,张思懿,刘德军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储氢环节是连接氢生产到应用的桥梁,也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基础。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研制轻质、高压、耐腐蚀性强、稳定性好的储氢容器将是未来高压储氢的研发热点。固态储氢是利用固体材料吸附方式实现氢的存储,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氢化物、碳基材料、有机框架储氢材料、无机多孔储氢材料等。从储能密度角度看,低温液态储氢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储氢方式,但也存在能量损失大、成本高昂等问题。有机液态储氢具有储氢密度大、安全性好、载体可循环使用等显著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大批量、远距离氢储运的重要方式之一,甲基环己烷(MCH)、二苄基甲苯(DBT)、N-乙基咔唑(NEC)、甲醇/甲酸等是当前有机物储氢介质的研究热点且具有商业化前景。目前有机液态储氢还存在脱氢效率低、能耗大、氢纯度不足等问题,大部分技术仍处于研究或初期示范阶段。短期内高压气态储氢仍是储氢方式的主流选择。中期内发展的重点是有机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主要应用在大批量、长距离的特殊储运场景。长期来看,融合多种储氢方式的优点,开发集成式耦合储氢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高效、长寿命、经济性好的储氢介质/催化剂体系是未来储氢技术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储氢密度;储氢介质

目录介绍

1 前言

2 储氢概述

2.1 储氢技术分类

2.2 储氢技术发展

3 高压气态储氢

4 固态储氢

4.1 金属储氢材料

4.1.1 镁系储氢合金

4.1.2 钛系储氢合金

4.1.3 其他系储氢合金

4.2 复合氢化物储氢材料

4.3 碳基储氢材料

4.4 有机框架储氢材料

4.5 无机多孔储氢材料

5 低温液态储氢

6 有机液态储氢

6.1 甲基环己烷(MCH)储氢

6.2 二苄基甲苯(DBT)储氢

6.3 N-乙基咔唑(NEC)储氢

6.4 甲醇/甲酸储氢

7 结论与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