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陶瓷材料的3D打印技术现状

张俊1,李明利2,汤彬彩3,董晗4,余琼2 (1.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2.浙江药科职业大学;3.上海微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4.浙江省药品信息宣传和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3D打印技术在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而在生物医用领域备受关注。可供3D打印的耗材已涵盖高分子、金属、陶瓷和衍生材料等多种类型。生物医用陶瓷熔点高、韧性差,是最不容易应用于3D打印的材料。文章综述了以陶瓷粉体、陶瓷浆料、陶瓷丝材、陶瓷薄膜等不同原料形态为耗材的3D打印陶瓷制备工艺进展,并对SLS、3DP、DIW、IJP、SL、DLP、FDM、LOM等不同工艺制备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大小、致密度等参数进行了对比。文章还总结了3D打印生物陶瓷在骨组织工程支架和口腔修复体等硬组织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现状。综合比较,SL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制造精度和成形质量高,且能制备较大尺寸零件,还可以通过掺杂微量营养元素以及表面功能性修饰来赋予生物陶瓷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力学性能乃至抗菌、肿瘤治疗等功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3D打印制备的生物陶瓷相比传统减材制造工艺,制备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和口腔修复体不仅力学性能好,而且具有更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等。
关键词:3D打印;生物陶瓷;耗材;临床应用

目录介绍

0 引言

1 适用3D打印的陶瓷耗材种类

1.1 以陶瓷粉体为原料

1.2 以陶瓷浆料/膏料为原料

1.3 以陶瓷丝材为原料

1.4 以陶瓷薄膜为原料

2 陶瓷材料3D打印技术对比

2.1 表面粗糙度

2.2 尺寸大小

2.3 坯体致密度

3 3D打印生物陶瓷材料的临床应用

3.1 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

3.2 3D打印口腔修复材料

4 前景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