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种植体表面改性策略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杨开通,宋成龙,马智豪,汪杰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钛金属的表面形貌是影响其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的重要因素,探究钛金属表面处理策略是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先采用大颗粒喷砂酸蚀技术(SLA)处理钛金属A4(TA4),对得到的SLA-TA4 进行碱热、紫外光照及等离子体轰击等单一方式表面处理。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碱热处理是提高并保持钛金属SLATA4亲水性的最佳单一处理方法。随后,在碱热处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多种表面处理方式形成的钛金属表面纳米线网络结构及其生物性能。通过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 黏附实验,比较了不同方式表面处理后,钛金属材料支持细胞黏附、细胞铺展的能力,并根据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形成的材料表面接触角、微坑深度及粗糙度等参数,分析探讨多种表面处理方式造成的生物活性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经碱热处理10 h及紫外照射1 h处理后的SLA-TA4表现出最佳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从提高医疗器械表面生物活性的角度考虑,本文研究结果或对钛金属植入性器械的表面处理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钛种植体;表面处理;亲水性;生物活性

目录介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预处理制备SLA-TA4

1.3 接触角测量

1.4 不同处理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

1.5 不同处理样品的表面元素分析

1.6 不同处理组样品的粗糙度分析

1.7 成骨细胞培养

1.8 FITC 染色评估细胞黏附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一表面处理方式对钛金属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2.2 碱热处理在钛金材料表面形成的纳米线网络结构

2.3 碱热处理SLA-TA4 样品的粗糙度及元素分析

2.4 基于碱热处理的多种表面处理方式

3 结论

 

点赞(0)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