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蒽核深蓝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
张越华1,2,邢龙江2,聂飞2,陈文铖2,穆英啸2,彭少洪1,何念3,孙宇曦3,曾庆明3,霍延平2,4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化工学院;3.广东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广东工业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
摘要:以蒽作为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型蓝光材料的基元,通过在蒽的9和10位分别引入弱给电子基团二苯并噻吩和弱吸电子基团苯氰,设计合成了两个给体-受体型深蓝光TTA 材料4-(10-(二苯并[b,d]噻吩-4-基)蒽-9-基)苯腈(2)和4-(10-(二苯并[b,d]噻吩-2-基)蒽-9-基)苯腈(3),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光物理性质及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在纯膜状态下,两个化合物的光致发光峰分别位于445 nm和451 nm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分别为40.2% 和57.9%。基于化合物2和3的非掺杂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分别位于448 nm和458 nm处,实现了深蓝光发射。两个器件获得了较好的发光效率,其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4.2 cd·A-1和6.9 cd·A-1,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2.3 lm·W-1 和3.6 lm·W-1,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8%和5.6%。即使在1 000 cd·m−2亮度下,两个器件的外量子效率依然保持在3.7%和5.4%,表现出极低的效率滚降。
关键词:蒽;二苯并噻吩;苯氰;深蓝光TTA材料
目录介绍
1 引言
2 实验
2. 1 仪器
2. 2 合成
3 结果与讨论
3. 1 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
3. 2 理论计算
3. 3 光物理性质
3. 4 电致发光性能
4 结论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