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吨位高强高导铜材料的连续化绿色生产

王亚平,王学亮,仝毅刚,单历元,南福东,张兆瑞,魏帆,李小阳,杨博,黄婧,王婷婷
摘要:系统研究了高强高导铜材料的强化机理和制造技术,提出了“增强强化相”(提高弥散强化相强度)、“超饱和固溶”(提高基体中弥散强化相浓度)、“柔性包裹铜晶界”(提高材料高温强度等新型强化机制)的创新思路,为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高导热的铜基材料成份和显微组织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材料学科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发展出高强高导铜的大吨位、连续化、绿色制造技术,实现了全真空大吨位铬锆铜材料的规模生产,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所制备的材料结构全致密、显微组织无偏析、性能均匀一致等优点。高强高导铜材料生产项目技术评估价为1500万元,采用混合实施模式(支付西安交通大学300万元现金,发明人技术入股1200万元),与陕煤集团合作成立了发明人技术入股、骨干团队现金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成了一期千吨量级生产线,产品在多个国家龙头企业获得规模应用,并即将建设万吨量级生产线,对于国家高铁、芯片、发动机等多个领域关键材料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强高导铜;强化机制;绿色生产;技术转化

目录介绍

1 研究背景

1.1 高强高导铜基材料的强化理论与存在的问题

1.2 高强高导铜生产应用中的问题

2 难点问题

2.1 铜基材料强化机制研究中的科学难点问题

2.2 高强高导铜材料的生产技术难题

3 主要科技创新

3.1 提出铜铬系合金强化新方式

3.1.1 强化过剩相Cr及其对Cu-Cr合金强化机理研究

3.1.2 超饱和固溶Cr强化Cu-Cr合金机理研究

3.2 铜基复合材料界面“热力”调控机制

3.2.1 铜石墨烯相界面热错配

3.2.2 铜石墨烯相界面传热强化

3.2.3 铜石墨烯相界面载荷传递

4 国内外产业化技术对比

5 推广应用情况

6 研究前景与市场价值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