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
                摘要:全球正在见证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经济”范式重构。人工智能作为拥有自我进化能力的通用赋能技术,正以指数级创新速度突破“技术-经济-社会”的三重边界,其影响力已超越传统ICT 技术的历史坐标系,展现出重塑人类文明进程的史诗级能量。人工智能的技术路径和产业生态尚处于不断演变的阶段,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主导技术路线,赋能行业发展也将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产业领域,如先进制造、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加速融合,将催生出更多新的科技和产业赛道。            
            
        全球30大前沿新材料介绍及未来应用趋势解析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应用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目前,前沿新材料主要包括硼墨烯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4D打印材料、仿生塑料等,加快布局前沿新材料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            
            
        2025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摘要:2024年,我国持续完善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多元价值。与此同时,持续推动试点应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引导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展望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加强规划前瞻引领,科学谋划新型储能发展,大力推动创新技术研发和试点应用,努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市场及价格机制,强化国际新型储能发展交流合作,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政策建议。            
            
        面向2040年冶金工程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促进冶金工业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端化发展,建立低碳、绿色化的新型冶金工业体系,保障国家金属资源、能源与生态安全,支撑制造强国、“双碳”、美丽中国等建设是我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立足全球视野,我国尚处于冶金工业中低端制造阶段,需要将金属资源端自主可控、智能化制造、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维护作为有机整体,开展冶金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本文概括了世界冶金工程科技前沿及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我国冶金工程科技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冶金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思路、重点战略任务以及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最后,从超前布局未来冶金颠覆性技术、重构冶金行业一体化产业创新链、构建精尖人才体系、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构建国家经济核心技术驱动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冶金工业发展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