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输氢管道项目进展情况汇总

近年来,国内氢能利用技术逐步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发展规划,到2050年氢能将成为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氢气的来源并非均匀分布,这就需要将氢气运输到相应的市场。氢气的运输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仍以气态氢为主, 管道运输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氢气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将成为未来解决大规模、长距离绿气运输的优选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欧阳明高曾表示。随着氢能储运产业的快速发展,管道输氢在长距离氢气储运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为解决日益膨胀的氢需求与国内资源错配存在的矛盾,输氢管道正在开启加速跑。2024年来,我国输氢管道在项目招中标、签约合作、项目批复以及标准出台等方面接连迎来诸多新进展。

安赛乐米塔尔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在常州签约

2024年4月24日,安赛乐米塔尔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在常州签约。省长许昆林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许昆林对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加大在江苏投资表示欢迎,对项目签约表示祝贺。他说,今年以来江苏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江苏的发展得益于坚定不移对外开放,离不开广大外资企业的坚定看好和参与支持。

日本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开始量产

德山(山口县周南市)与BioCoke Giken(东京都千代田区)近日开始合作批量生产氢化镁(MgH2),德山工厂安装了用于生产氢化镁的氢化反应器,目标是每年生产30吨。

负极材料产业链发展趋势研究

负极材料由负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负极材料按所使用的活性材料的不同,可划分碳系材料(石墨、无序碳、石墨烯)和非碳系材料(硅碳复合材料、钛酸锂等)。

发展生物基材料正当时

据预测,生物基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未来5到10年内有望实现显著增长,从目前的不足2%大幅提升至20%以上,预计年产量可达到8000万吨以上。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全球生物塑料及聚合物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达到105亿美元,并受到各国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积极推动。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7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7%。这一趋势显示出生物基塑料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获得广泛认可和应用,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