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带钢真空蒸发镀膜设备设计

摘要:介绍了一种连续带钢真空蒸发镀膜设备,对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该设备采用真空蒸发镀膜工艺在带钢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可显著提高带钢的耐腐蚀性能。经试验验证,该设备成功在钢带表面形成具有优异保护性能的Zn-Mg-Zn复合膜。

铁基非晶合金局域结构与性能关联:基于微合金化机理研究

摘要:基于“团簇+连接原子”局域结构模型,从团簇内部和团簇间原子的关联作用出发,分析非晶合金的局域结构与非晶合金玻璃化转变、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模型结构中微合金化元素的占位及其对周围原子关联作用的影响,理解非晶合金的微合金化机理。结果表明,团簇内部原子的关联作用对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而非晶合金的玻璃化转变、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主要受到团簇间原子关联作用影响。并以Si合金化Fe-B 二元非晶合金及前过渡元素(Zr、Hf、Nb或Ta)和稀土元素(Y、Ce、Pr、Nd、Sm、Gd或Dy)微合金化Fe-B-Si三元非晶合金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两者吻合较好。该研究为理解非晶合金的局部结构-性能关联和微合金化元素作用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冷弯成型理论与工艺技术的发展

摘要:冷弯型钢以其节能环保的特征被人们普遍使用,用更少的钢材使用量来完成所需达到的指定载荷,不再完全依靠于增加板材的使用量或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来满足载荷的要求,而是通过改变型钢产品的截面形状来提高型钢的力学性能。文章主要介绍冷弯成型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新兴的成型技术。其中有在传统冷弯型钢机组的基础上优化板材,通过预加热的方法改善板材的塑形来改善冷弯型钢的技术,如:局部加热成型技术和热冷弯成型技术。以及增加新的截面形状,生产变截面型钢的三维冷弯成型工艺、分枝冷弯成型技术、非等厚冷弯成型技术等。

高品质取向硅钢关键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取向硅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制造行业的铁硅二元合金,需要具备低铁损、高磁感应强度、低磁时效、良好冲片性能和高表面质量等特殊性质。它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复杂,化学成分控制严格,根据生产方式和使用性能主要分为普通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B)。本文从取向硅钢的产品要求入手,介绍了日本川崎制铁、新日铁和我国宝武、首钢等国内外企业生产最新进展,探讨了该类型钢材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并着重介绍了取向硅钢的关键生产技术,最后论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异步轧制、细化磁畴、无传统抑制剂生产、双取向硅钢和磁场退火等6种生产取向硅钢的新工艺,展望了取向硅钢的发展趋势。

板带轧制装备-工艺-产品质量综合控制融合发展综述

摘要:精品板带钢生产涉及装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其中,装备为工艺提供平台支撑,工艺优化和装备革新直接决定产品质量提升,而终端用户需求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再次驱动装备和工艺的再创新,这种螺旋式融合发展推动了板带轧制装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展。然而,当前装备-工艺-产品质量之间适配度偏低己成为制约精品板带钢产品质量提升的瓶颈,催生出由传统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联合攻关板带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新发展趋势。围绕板带轧制理论及轧机系统柔性适配理论技术、轧机装备稳健运行控制、产品形性一体化控制理论技术,总结分析板带轧制装备、工艺、产品质量综合控制的最新进展。在板带轧制理论及轧机系统柔性适配理论技术方面,针对轧机负载辊缝变化以及瞬态突变状态下缺乏柔性适配调控能力的技术难题,讨论当前板带轧机负载辊缝形状控制理论技术,提出板带轧制过程装备-工艺-产品适配理论技术,进一步提升装备对工艺和产品的支撑作用和平台功效。在板带轧机装备稳健运行控制方面,分析板带轧机装备传感测试和系统稳健运行控制理论技术等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为轧机高质量稳健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在板带轧制产品形性一体化控制理论技术方面,针对轧制产品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组织性能跨尺度协同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轧辊-轧件综合控制理论技术,为板带轧制形性一体化智能高效协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围绕以装备为基础,工艺为关键,产品质量为目标,对板带轧制综合控制融合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0.10~0.14)mm电子元件用极薄冷轧钢带开发

摘要:通过在酸洗线设计安装酸洗钢带吹扫用压缩空气加热干燥装置,对轧制工艺参数工艺进行优化,对轧机AGC工艺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轧机牌坊的精度进行调整,对退火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950平整机APC进行升级改造,成功开发出了(0.10~0.14)mm电子元件用极薄冷轧钢带。经客户使用,产品的各项指标满足了使用要求。

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辊压成型技术是钢铁材料深加工技术的重要分支,如今正面临着制造业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可以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与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理念,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对比了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阐述其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针对国内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发展过程的主要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最后对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在重点行业的应用状况以及市场规模做出展望。

海洋交通用钢铁材料及其冶金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建设海洋交通强国,离不开钢铁材料的有力支撑。作为海洋船舶及工程的主要材料,钢铁材料及其冶金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的作用。介绍了相关钢铁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总结了主要冶金制备技术及其熔炼特性,并针对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及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海洋交通与钢铁材料的协同发展方向及建议。

取向硅钢制备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取向硅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铁芯材料,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传统厚板坯工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双辊薄带连铸工艺。传统的厚板坯工艺是工业生产取向硅钢的主要方法,其按加热温度又可分为板坯高温加热、板坯中温加热以及板坯低温加热工艺,其中板坯低温加热工艺具有加热温度低、能耗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工业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主流技术。根据取向硅钢的发展历史,对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较为详细地概述了传统板坯高温加热、中温加热和低温加热工艺制备取向硅钢的成分体系以及工艺特点,重点综述了板坯低温渗氮工艺,并对取向硅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热轧宽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板形是热轧宽带钢的核心质量指标,对热轧宽带钢板形理论及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一直是金属压延领域关注的热点课题。从热轧宽带钢板形控制的装备、辊形及模型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辊形技术及控制模型的创新非常活跃,变接触轧制、改进型连续变凸度、特殊品种钢专用等辊形技术及相关控制模型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板形质量,并在延长换辊周期、降低轧辊消耗、提高轧制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绩。另外,总结了与板形控制密切相关的关键过程参数(如粗轧镰刀弯、精轧机架间跑偏)的检测与控制、板形智能判定和诊断技术、多尺度板形仿真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热轧宽带钢的板形控制理论、实现板形控制的智能化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