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全球锌铝镁镀层钢板技术专利分析

摘要:采用Orbit专利分析平台,对锌铝镁镀层钢板领域全球专利发展趋势、主要国家及重点创新机构的专利布局和技术领域研发进行了分析。对20年来全球锌铝镁镀层钢板领域重要专利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对国外知名钢铁企业锌铝镁镀层钢板最新专利技术趋势进行了剖析。国外钢铁企业在中国申请公开锌铝镁镀层钢板专利较多集中在日新制钢、新日铁住金、JFE公司。

高品质特殊钢关键生产技术

摘要:介绍了21世纪国际上以轴承钢为代表的特殊钢发展新趋势,分析了国内外轴承钢产品质量的差距和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在转炉高碳脱磷低氧钢冶炼、降低还原势的炉外精炼工艺、大型夹杂物来源与控制、超低钛钢冶炼和大方坯连铸凝固末端凸辊压下等高品质特殊钢冶炼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

焊管方型化的连续成型工艺开发研制

摘要:在圆管直缝焊接成形基础上,应用金属变形协调关系,建立圆管方型化的连续变形生产工艺。开发连续成型的孔型系列,建立圆管方型化的塑性变形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对各道次变形关系进行模拟,优化并确定孔型和成形工艺参数,对带材边缘的应力应变进行失稳分析;开发研制方管连续生产机组。针对方管78mm×78mm×3.0mm进行试生产,获得满意结果。经理论与试验比较分析,其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为生产实践奠定了基础。

中国薄宽带钢无头轧制技术最新进展

摘要:介绍了薄宽带钢无头轧制技术近年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情况,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薄宽带钢无头轧制产线建设情况,到2023年,中国无头轧制产线将达到11条,产能2310万/a,产线类型包括ESP、MCCR、DSCCR、QSP-DUE。中国是世界上薄宽带钢无头轧制产能最大、产线类型最多的国家;其次,重点介绍了日照钢铁针对5条无头轧制产线进行的技术集成创新,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技术管控方式,薄/超薄带钢质量稳定生产控制,高拉速连铸碳硫控制及无缺陷铸坯控制,高精度、高质量、高均一性薄/超薄带钢无头轧制稳定控制,基于无头轧制线的低碳/微碳钢铁素体轧制等进展情况,以及日照钢铁无头轧制生产极薄宽带钢卷、超薄超宽带钢卷、超薄带钢比例、超薄超高强钢等产品开发应用、高拉速连铸控制、无头轧制轧辊长寿命控制等进展情况。简要总结了薄宽带钢无头轧制已成为钢铁产品生产技术创新、节能降碳和绿色化制造的重要方面;通过二次开发集成创新,国内部分钢铁企业全面掌握了薄宽带钢无头轧制关键核心技术,在高质量超薄、高强薄宽带钢生产应用方面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无头轧制产品形成超薄、高精度、高性能、高强度、高成材率、高均一性及低成本的产品特色和优势,在结构轻量化及节能降碳方面成效显著;加强相关工艺与机理研究,不断开发应用高强、高性能、低成本薄宽带钢产品,高拉速、高通钢量,以及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化管控等技术,仍然是今后无头轧制技术发展的课题。

增材制造高强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高强钢具有高的强度及韧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大型关键重载构件存在锻造难度大、对热加工要求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金属构件的高性能精确快速成形,为高强度钢的制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介绍了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成形特性,综述了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特征。研究表明,工艺参数对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致密度、熔覆层宽度和高度均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成形件内部质量。热累积会使层间组织变粗大,同时使不同部位的组织发生不同的固态相变,使高强钢的组织更加复杂;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后对高强度钢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用耐热钢研究进展

摘要:简述了汽轮机转子用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用耐热钢的性能要求。根据欧洲COST 项目中汽轮机转子用耐热钢研究的进展,介绍了620 ℃等级超超临界高、中压转子用FB2 耐热钢的研发和应用。论述了超超临界低压转子用超纯净30Cr2Ni4MoV 钢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展望了我国700 ℃超超临界转子用材料的研发。

电力变压器发展及能效升级对取向硅钢需求的影响

摘要:取向硅钢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变压器损耗的主要因素。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变压器、取向硅钢的发展,分析了变压器的损耗与取向硅钢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能效等级标准实施后对取向硅钢的需求预测。

板带材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新技术研发进展

摘要:优质的板带材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根基,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是生产高性能、高附加值板带材的核心关键。国内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产线主要定位于1000~2000MPa的千兆级超高强度钢的研发和生产,淬火工艺采用冷却路径精确可控的控温淬火、约束淬火以及可视化、交互性顺序控制和板带材区域位置坐标控制技术,温度控制精度达±4.5℃,时间同步精度达±0.01s,达到国际同类设备领先水平;回火工艺采用“烧嘴明火+热风循环”强制对流循环混合加热技术,强化传热效率和精度,实现大温度跨度回火,回火温度控制精度达±3℃,能耗排放降低15%,实现了绿色生产、绿色制造。对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新技术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可为中国高端深加工钢铁材料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产品迭代升级提供参考。

太钢冷轧无取向硅钢绝缘涂层的发展及技术进步

摘要:简述了国内和太钢冷轧无取向硅钢绝缘涂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介绍了太钢目前不同类型涂层的主要性能、应用领域,及近些年来涂层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包括C5薄环保涂层自主开发、C6极厚涂层国产化、自粘结涂层工艺开发,并提出了绝缘涂层下一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