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性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设计
张宇1,吴盼1,贾东昇1,黄林科1,贾晓晴2,刘峰1,3 (1.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西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摘要:第三代先进高强钢(TG-AHSS)是近年来材料科学与汽车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TG-AHSS的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及强韧化机制,基于热力学稳定性阐明了第三代先进高强钢成分设计的宗旨,基于广义稳定性对几类代表性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诠释。在此基础上,从广义稳定性与热-动力学相关性形成的热-动力学贯通性入手,对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热-动力学角度,对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第三代先进高强钢,成分工艺设计,热力学稳定性,广义稳定性,热-动力学相关性
目录介绍
1 成分工艺设计简述
2 成分工艺设计及其热-动力学
2.1 基于热力学稳定性理解成分设计
2.2 基于广义稳定性理解工艺设计
3 强韧化机制及其热-动力学
3.1 强韧化机制简述
3.1.1 亚稳奥氏体的TRIP效应
3.1.2 亚稳奥氏体的TWIP效应
3.1.3 不同相组织间协调变形
3.1.4 残余奥氏体吸收位错增塑
3.1.5 位错强化
3.1.6 第二相强化
3.2 强韧化机制的热-动力学诠释
3.2.1 相变与变形中的加工硬化
3.2.2 应变诱导效应导致的高强高塑
3.2.3 共格析出相导致的高强高塑
3.2.4 多过程共生导致的高强高塑
3.2.5 形核与生长分开导致的高强高塑
3.3 广义稳定性调控
3.4 基于广义稳定性的强韧化机制
4 总结和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