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型柔性材料系统的向光性驱动

卢伟,王叙宁,侯国栋,钱小石,孟光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光响应材料在光刺激下能改变自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因其对电磁波多自由度的高敏感、多维度响应能力,在与传感、驱动相关的多种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 近年来,基于光响应软材料的光驱动系统逐渐完成了从简单的感知、受激作动到持续自主反馈控制的进化,这意味着柔性材料在受到刺激发生形态变化的基础上,逐步具备接受和转化能量的能力,进而实现自主驱动. 一系列基于柔性光响应材料的软体作动系统对与方向实时改变的光源、热源、声源等能量源,表现出方向识别与准确跟踪的能力. 这种“向光性”“趋光性”实现的难点在于让光响应柔性材料识别刺激源的方向并向其作动、在对准方向时停止作动,在受外部扰动、方向失准时自主向光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类似动、植物的自主性.因此,对近年来光响应材料在传感、驱动及自适应调节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柔性材料作动从响应型到自控型的发展历程,从传感、驱动、反馈三个组成循环的关键过程剖析其能量转化、传递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并展望自控制光响应材料系统在仿生驱动器和软体机器人等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潜力.
关键词:光响应材料,感知,驱动,自发负反馈

目录介绍

1 柔性材料的光感知

1. 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1. 2 电子空穴产生及弛豫

1. 3 分子热振动

2 光响应材料的光学驱动应用

2. 1 刺激响应水凝胶 

2. 1. 1 PNIPAM 水凝胶

2. 1. 2 偶氮苯/螺吡喃水凝胶

2. 2 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s,SMPs)

2. 3 液晶弹性体(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LCEs) 

3 光响应柔性材料的自适应系统应用研究

3. 1 自适应向光运动

3. 2 自适应趋光运动

3. 3 自适应复合运动

4 结论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