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挑战及解决策略

段佳月1,陈金秀1,张晋豪1,王芳芳1,赵予生2,3,夏威3,孔龙1 (1.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2.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3.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
摘要:锂离子电池(LIB)应用领域广泛,但其在低温条件下容量、倍率和寿命等指标严重下降,极大限制了LIB在低温领域的应用。造成LIB低温性能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发生在电极/电解质界面附近的微观过程,特别是低温下固态电解质界面(SEI)附近锂离子(Li+)脱溶剂化能垒增大以及Li+通过SEI的缓慢传输对LIB的低温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低温电解液的改进与发展对低温LIB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限制低温LIB动力学的因素着手,分析其低温速控步骤,并探讨了溶剂、盐、添加剂在不同电池体系中改善低温性能的机制和规律,期望从电解液设计的角度为下一代低温LIB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低温;速控步骤;电解液设计;电极/电解质界面

目录介绍

1 限制LIB低温性能的关键步骤

2 低温电解液的改进

2.1 有机溶剂

2.1.1 碳酸酯溶剂

2.1.2 羧酸酯溶剂

2.1.3 氟代溶剂

2.2 锂盐

2.2.1 硼盐

2.2.2 其他锂盐

2.3 添加剂

3 总结与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