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用Q890高强钢机器人焊接工艺研究 摘要:高强钢Q890 焊接过程中易出现裂纹、未熔合、焊接应力等问题。以液压支架用Q890 高强钢板材为研究对象,对Q890 进行机器人焊接、预热温度控制和斜Y 坡口裂纹试验,并优化了Q890 焊接工艺,总结出Q890 高强钢焊接的工艺要点。关键词:液压支架;Q890 高强钢;焊接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机械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3D打印技术与铸造技术的融合应用与展望 摘要:介绍了3D打印技术与铸造技术融合应用的背景,综述了工业级3D打印与铸造融合配套技术,如SLS技术、SLA技术、3DP和SLM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浅析了目前工业级3D打印技术和铸造技术融合配套应用的现状。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3D打印技术与铸造技术融合应用的现实可行性和市场前景,以助于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加速个性化创新,促进铸造行业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现了3D打印技术与铸造技术相融合快速制造复杂零部件的可行性,以及技术共享、技术推广、技术革新的成果。 机械 2024年07月19日 1 点赞 0 评论 78 浏览
电解铣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摘要:电解铣削加工技术具有加工柔性好、工具电极无损耗及与待加工材料力学性能无关等特点,在高效、精密加工难切削加工材料制作的复杂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成为电解加工技术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在电解铣削的材料去除机制、加工过程建模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距离该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仍有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等方面的诸多挑战,需在加工过程中就精确建模、提高加工效率、创新复杂型面加工工艺及复合加工方法等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为规模化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机械 2024年07月16日 1 点赞 0 评论 132 浏览
我国液压缸缸筒用冷拔高频直缝焊管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液压缸缸筒用冷拔高频直缝焊管的制造发展趋势、工艺组织模式以及关键生产与质控技术,指出了该生产技术的发展重点与方向。 机械 2024年03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涂装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摘要:概述了工程机械前处理和喷涂工艺的现状。分析了工程机械行业在设备、工艺、涂装管理和涂装专业技术人员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零部件面漆化、先进及环保的涂装技术和专业化涂装、第二方涂装是工程机械行业涂装的未来发展趋势。 机械 2024年03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工程机械水性涂料涂装生产线的工艺设计 摘要:介绍了工程机械水性涂料涂装生产线工艺设计流程和适用于不同工件的水性涂料涂装工艺,分析了工程机械水性涂料涂装的优缺点,从上件、表面处理、喷涂底漆/面漆,到流平、烘干、下线等各环节对水性涂料涂装和溶剂型涂料涂装工艺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工程机械水性涂料涂装设备设计的技术要求及在设备选型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指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械 2024年02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超疏水表面加工技术及耐磨性能研究进展 摘要:当前制备的超疏水表面耐磨性能普遍较差,因而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微纳结构和低表面能是实现功能表面超疏水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基于超疏水表面作用机制,对超疏水表面织构进行了归纳,旨在通过优化表面织构来解决微纳结构易磨损难题;然后对超疏水表面加工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从成本和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降低表面能的措施,为拓展超疏水表面加工体系提供思路;进而详细总结了超疏水表面耐磨性的分析手段,并阐述了提高超疏水表面耐磨性的方法;最后,展望了耐磨性超疏水表面的未来发展前景,以期推动超疏水表面在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 机械 2024年09月30日 1 点赞 0 评论 86 浏览
吉帕级低合金高强度推土机刀板用钢NM400焊接性能研究 摘要: 介绍了吉帕级低合金高强度推土机刀板用钢NM400 的化学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根据低强匹配原则,通过采用80%Ar + 20%CO2混合气保护焊接工艺以及高强度GM100 焊丝,研究了NM400 钢的焊接性能。关键词: 吉帕级; 推土机刀板; NM400; 焊接; 焊缝; 热影响区 机械 2024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89 浏览
金属3D打印技术正在成为模具制造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摘要:金属3D打印是最具代表性的增材制造技术,其工程应用有助于提高复杂精密模具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水平。由于与模具制造业有着共同的产业特征,所以金属3D打印技术正在成为模具高效、高精度制造的新关键技术。我国的模具行业正在以推动3D打印制模技术创新发展为契机,提升模具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模具产业由大转强。 机械 2024年07月29日 1 点赞 0 评论 96 浏览
面向工业5.0 的人机协作增材制造 摘要:工业5.0 是一种以价值驱动的新兴制造模式,其中人本智造是核心理念之一。然而,目前人本智造研究主要聚焦于系统层级,针对增材制造等特定工艺应用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亟需明晰相关科学问题与关键挑战。基于人-信息-物理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面向工业5.0 的人机协作增材制造参考框架,建立产品-经济-生态三层次模型,并结合增材制造技术的内在特点和功能演进阐释了人机协作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围绕产品开发流程,讨论了关键使能技术,包括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扩展现实、智能材料等。最后,探讨了人机协作增材制造在产品层、经济层、生态层中的典型应用,包括个性化产品设计、交互式制造、面向工艺链的人机协作、众创式设计、分布式制造和节能减排等。该框架旨在研究人机协作增材制造,通过发展人-信息-物理系统理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其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和典型场景,以推动增材制造向人机协作的工业5.0 范式转变,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机械 2024年12月02日 1 点赞 0 评论 13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