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智能制造 摘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类型及性能,从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定转子合装测试三个方面讲述通常工艺路线,给出驱动电机降本发展对策。 汽车 2024年04月23日 1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2023年汽车用钢供需分析及2024年展望 摘要:汽车行业是钢铁行业重要下游行业之一。2023 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1.7%。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带动汽车用钢明显增长,从多个维度总结和分析2023 年汽车用钢需求和供应情况,并对2024 年汽车用钢供需进行展望。 汽车 2024年08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76 浏览
汽车喷涂机器人工艺规划及作业分区研究 摘要:在汽车工厂设计规划阶段,根据建立的喷涂机器人TCP(工具中心点)移动速率和涂料流量估算数学模型,确定了柔性化生产线需要的机器人数量,并通过离线仿形模拟验证,制定了机器人喷涂工艺方案和车身分区。 汽车 2024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汽车轻量化车身先进连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高强铝合金和热成形材料是汽车车身现在及未来轻量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大众集团车身铝合金和热成形钢的应用分析,重点介绍了钢/铝车身的主要焊接技术、焊接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不同材料组合的最优焊接技术方案。这对于汽车轻量化车身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制造技术基础,促进了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同时,对于焊接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汽车 2024年08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69 浏览
汽车用高强钢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对一系列汽车用高强钢(高强度低合金( high strength low alloy,HSLA) 钢、双相(dual-phase,DP)钢、复相(complex phase,CP)钢、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plasticity,TRIP)钢、孪晶诱发塑性( 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TWIP)钢、淬火- 碳分配(quenching & partitioning,Q & P) 钢、中锰钢)在生产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回顾,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作了介绍。对应用广泛的DP钢和CP钢的特点及其在应用时可能的互为补充作了叙述。列举了提高超高强度TRIP钢塑性的方法; 高锰TWIP钢因价高而受市场冷落,但可推荐为价格高且塑性很低的热冲压(hot stamping,HS)钢的替代品; 相比之下,中锰钢既有优良的强塑性,又有较低的价格易被汽车商接受。Q&P钢作为低合金钢有很好的强塑性,但钢厂需配备复杂生产线。建议对低碳低合金钢如自回火钢作更多关注和探讨。 汽车 2024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3D打印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分析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特征、技术成熟度,以及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福特的先进3D打印技术应用案例,呈现了3D打印与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应用结合点;阐明了目前很多3D打印应用虽处于初始阶段,但制造企业仍有从创新思维入手,对3D打印应用做准备的必要性。此外,还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下一代电动机以及电池生产领域的潜力。最后,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现阶段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 2024年07月19日 1 点赞 0 评论 114 浏览
汽车轻量化连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先进连接技术在轻量化车身应用的最新进展,对未来轻量化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轻量化连接技术的研究方向。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基于尺寸工程的辊压窗框分析与优化 摘要: 辊压窗框工艺复杂, 对整车尺寸影响大, 为了尽可能优化提升辊压窗框的尺寸, 降低后期匹配难度, 介绍了辊压窗框常见的产品结构及工艺流程, 通过理论模拟计算以及实际测量数据分析, 指出了辊压窗框的常见缺陷。针对造型设计、产品设计、尺寸设计, 工艺设计以及供应商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尺寸优化方案, 从而降低了成本, 保证了质量, 为辊压窗框的尺寸控制及优化提供了一些思路。 汽车 2024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14.9级高强度汽车紧固件用钢42CrMoVNb球化退火工艺研究 摘要:通过对不同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进行金相、扫描和硬度分析,研究了14.9级高强度汽车紧固件用钢42CrMoVNb球化退火规律。结果表明:42CrMoVNb 球化退火工艺的第一阶段的保温时间长,可增加碳化物在钢中的溶解度,使钢中的碳及铁原子获得更多的扩散激活能,从而促进碳化物的球化;42CrMoVNb球化退火工艺的第一阶段加热温度高于Ac1,原始组织奥氏体化,经水冷后生成马氏体组织,会造成球化态硬度偏高,不利于冷镦成型;42CrMoVNb最佳的球化退火工艺为:750℃×3h炉冷至710℃×6h,以15℃/h炉冷到500℃后空冷。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1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