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副车架轻量化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马芳武1,王卓君1,杨猛1,梁鸿宇1,武振江2,蒲永锋1 (1.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开发本部)
摘要:在汽车结构概念设计阶段,将拓扑优化技术与隐式参数化建模相结合,并引入截面形状控制方法,用以实现产品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优化设计。第1步,对后副车架进行综合目标拓扑优化。第2步,建立隐式参数化模型,采用截面形状控制方法选择零件形状、位置、厚度和材料等36个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质量最小、第1阶模态频率最高为目标,硬点刚度和前3阶模态频率为约束,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后副车架性能目标的条件下,质量减轻2.41 kg,其轻量化率达14.5%。
关键词:概念设计;参数化建模;后副车架;轻量化设计

目录介绍

0 前言

1 后副车架综合目标拓扑优化

1. 1 拓扑优化模型的建立

1. 2 基于折衷规划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1. 3 拓扑优化结果与分析

2 后副车架隐式参数化建模

2. 1 后副车架隐式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2. 2 后副车架隐式参数化模型的性能分析

2. 2. 1 强度分析

2. 2. 2 硬点静态刚度分析

2. 2. 3 自由模态分析

3 后副车架结构优化设计

3. 1 确定结构设计变量

3. 1. 1 零件形状设计变量

3. 1. 2 零件位置设计变量

3. 1. 3 零件尺寸及材料设计变量

3. 2 结构优化设计

3. 3 后副车架结构优化性能对比

3. 3. 1 强度分析

3. 3. 2 硬点静态刚度分析

3. 3. 3 自由模态分析

4 结论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