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素在功能纳米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纳米纤维素分为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细菌纳米纤维素(BNC)。CNF主要由机械法和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介导氧化法制备,呈微纤丝状。CNC主要由酸水解法制备,呈棒状或针状颗粒。BNC由细菌合成,呈纳米纤维网络状。文中综述了纳米纤维素在凝胶、仿生复合材料、导电材料、电极材料、导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压电材料及传感器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功能纳米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高熵碳化物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高熵陶瓷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新型材料,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具有的高熵效应赋予了其优异的性能。其中高熵碳化物具有优异的硬度、断裂韧性、隔热性能与抗腐蚀性能,在环境障涂层、热障涂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高熵碳化物的预测理论、合成方法,同时对其抗氧化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隔热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高熵碳化物在制备应用方面面临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高熵碳化物的发展方向。

SiC纳米线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摘要: 随着SiC纳米线制备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场发射、光催化、电学和光学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也可作为多种结构材料增强体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制动系统等多种工业领域。综述了SiC纳米线的性能及其多种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SiC纳米线作为增强材料应用于陶瓷材料、C基复合材料及SiC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SiC纳米线的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透明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摘要: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非浸润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各种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功能性超疏水表面应运而生。其中,透明超疏水材料因其在光学领域的特殊贡献受到人们的青睐。透明疏水涂层技术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透明涂层不仅可以满足光学器件防护的高透光率,还可以维持防护本体的基本外观,在自清洁、防污、防冰防雾、防腐蚀等领域都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超疏水表面以及其中功能性的透明超疏水表面的最新进展、表面的设计、制造和重要应用。尽管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目前超疏水材料在耐久性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容易被机械外力破坏、极端环境下表面的超疏水性质不稳定以及老化等问题,限制了透明疏水涂层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继续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为透明疏水涂层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提高涂层的透明度和机械耐久性能仍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

摘要:随着无线电波和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解决电磁污染问题,人们致力于研究与开发质量轻、厚度薄、频带宽和吸收强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与传统吸波材料相比,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特殊的微观结构、良好的阻抗匹配以及高效的吸波性能,且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质量,在吸波材料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阻抗匹配、损耗机制等方面概述了电磁波基本吸收原理,综述了碳-碳、碳-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陶瓷等不同种类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上述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吸波性能和衰减机制。最后,论述了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展望了碳基复合吸波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金属部件送丝增材制造工艺研究现状

摘要:相对比于传统的减法式制造,送丝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加工制造方法,在复杂的几何图形和贵金属的制造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对比,阐述了当前主流的三种送丝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工艺参数对成形件精度、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送丝增材制造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送丝增材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超浸润光热材料的构筑及其多功能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行业对于超浸润材料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浸润材料向多功能化或智能化转型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符合环保可持续、高效、低耗的新技术受到关注,具有光热效应的超浸润材料作为实现油水分离、海水淡化及太阳能蒸发等领域的新兴产品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碳基、有机物基、半导体基及复合型超浸润光热材料构筑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梳理并详细论述超浸润光热材料在防覆冰、海水淡化、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其作用机理,进而总结了其目前制备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危害性等问题,并对功能性与智能型超浸润光热材料的发展趋势及研究路线进行了展望。

相变蓄冷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相变蓄冷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可控、循环稳定性强的优点,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储能方式。文章对现有的相变蓄冷材料进行了分类,总结了不同类型材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固-液相变方面的研究进展,罗列了各种材料的热物性和化学特性,对其在医疗冷链、建筑制冷、生鲜冷冻等具体应用中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相变蓄冷材料存在的导热率低、腐蚀性强、易泄漏和过冷度大等问题,文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阐述改善机理,对相变蓄冷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摘要: 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光、电、热和力学等特性,期待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中,成为新型基础材料。然而,石墨烯完美的蜂巢结构、单一的元素组成,不利于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通过掺杂改性可以对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调控,使其在燃料电池、光催化、电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我们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石墨烯、掺杂石墨烯等改性石墨烯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展望。

国产LTCC材料微波基板特性分析

摘要:为了探究国产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TCC)材料的工程应用前景,促进LTCC材料国产化进程,文中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使用国产LTCC材料制作了微波基板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产LTCC材料的匹配性能以及基于国产LTCC材料的微波基板的性能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国产LTCC材料的匹配性能满足要求,基于国产LTCC材料研制的微波基板的性能和可靠性与基于进口LTCC材料研制的微波基板相当,满足X波段T/R组件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