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吸波体及其3D打印制造研究进展

摘要:超材料吸波体由于其独特的电磁特性和较强的结构设计性等优点,成为电磁吸波领域的研究热点。而3D打印技术能够突破传统制造方式的缺陷,极大地提高设计自由度,因此利用其制备超材料能够实现结构与功能的一体化,逐渐成为超材料吸波体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超材料吸波体吸波机理,介绍了超材料吸波体在宽频吸波、极化和角度不敏感、动态可调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而归纳了3D打印超材料吸波体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3D打印超材料吸波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吸波性能、结构设计、应用发展三个角度对3D打印超材料吸波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战略性矿产在高性能摩擦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交通运输和动力机械上,通过摩擦作用来完成制动和传动的部件材料,主要由增强材料、粘合剂和填料构成。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然而传统摩擦材料的性能逐渐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开发设计拥有耐磨、耐高温和优异摩擦稳定性等诸多优点的高性能摩擦材料迫在眉睫。摩擦材料功能的正常运行往往需要性能的多维组合,这对材料设计中原料的选择带来了挑战。而战略性矿产的种类丰富多样,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和摩擦学等性能,正是高性能摩擦材料组分的合适之选,也逐渐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增强材料和填料。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多种战略性矿产在高性能摩擦材料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系统归纳了战略性矿产在力学、热学、润滑、降噪和摩擦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配合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各种调控背后的机理,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摩擦材料配方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

液态金属的多功能化

摘要:液态金属是在室温或常温下处于液态的金属,又被称为低熔点金属。由于具有优越的导热、导电、润滑等性能,液态金属被应用在散热器、电池、3D打印、柔性机器人、磁流体发电、电磁屏蔽和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各种新型多样的研究不断涌现。液态金属基塑料、合金等复合材料的问世也进一步推动了液态金属的发展。但是,液态金属的应用发展也面临瓶颈问题:腐蚀其他金属、密度大、质量大、原料储备种类数量过少等。本文综述了液态金属的多功能化的研究进展,并对液态金属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研究进展

摘要:高熵合金是一类由多种主要元素共同组成的新型金属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可调性能,在国内外已获得广泛关注。沉淀强化被证明是提高高熵合金屈服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沉淀相和基体之间的共格界面对于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非常重要。合理控制沉淀相的类型、形状、大小和体积分数是提高合金强塑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采用不同的轧制、退火和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可调控合金的基体微观组织、沉淀相特征。沉淀强化高熵合金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但目前对其疲劳、蠕变和氧化行为及相关机理等尚不清晰。因此,应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性能优越的高温器件的合理设计和制造。使用计算模拟的方式对沉淀相的元素分布、电子结构、成键状态等内在特性进行量化研究,对沉淀相的演化过程进行针对性的预测和控制,有助于合理设计合金成分体系。本文综述了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的相形成、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计算机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问题,对今后设计沉淀强化高熵合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纳米材料应用于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摘要: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环境适用性强、稳定性高、材料简单易得、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纳米材料有类酶活性,表现出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且能够增强界面吸附性能,增加电催化活性,并促进电子转移动力学,从而广泛应用于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文探索了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介绍了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在医疗诊断、食品检测、环境检测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开发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未来机遇和挑战。

二维纳米材料用于生物传感的研究

摘要:生物传感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由于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二维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合成方法,然后总结了基于比色、荧光、液滴微流控和微流控纸基等方法与二维纳米材料结合,应用于生物传感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基于大科学装置的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

摘要: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纳米材料的体内行为、状态与生物学效应, 建立和发展可靠的分析方法以表征两者的相互作用非常必要。本文围绕纳米材料与蛋白质、脂类等重要生物分子作用过程的科学问题如作用分子类型的鉴定与相对丰度的测量、作用方式与界面结构, 重点介绍基于同步辐射与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的前沿分析方法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概述了相关分析方法的优势与先进性, 为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纳米医学应用的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最后, 展望了新一代光源助力于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作用研究的前景。

铱纳米酶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相比于其它金属纳米材料,铱纳米材料具有一个显著优势, 即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容易得到尺寸相对较小且稳定性好的纳米颗粒和团簇。通常而言,尺寸越小, 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越高。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催化活性,铱纳米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类酶催化性质。然而,目前人们对于铱纳米酶的应用和催化机理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铱纳米酶催化相关的综述文献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以及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系统地探讨了铱纳米酶催化活性调控的因素和催化反应机制,并对它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我们对铱纳米酶的发展和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加深人们对铱纳米酶作用机理的认识, 并希望对从事其它纳米酶的研究者有所启发。

压电催化技术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压电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催化技术,在降解有机污染物、裂解水产氢、生物抗菌等领域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压电催化技术在能源与环境等领域中的应用综述总结较少。因此,本文概述了压电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压电催化机理,重点聚焦了压电催化技术在能源转化、环境治理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压电催化技术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当前挑战、发展方向及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超分子凝胶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开发高性能润滑材料对于降低摩擦磨损带来的能量损失, 以及避免严重的机械故障和关节损伤均具有重要意义。超分子凝胶润滑材料可以实现对液体润滑剂的高效捕获, 因其良好的触变性能, 解决了传统润滑材料易爬移、泄漏及润滑效率低等问题。超分子凝胶润滑材料具有性能动态可调和可逆相转变等特点, 使其具有发展为智能润滑材料的天然优势。通过功能化设计可以赋予超分子凝胶润滑材料减摩、抗磨、抗腐蚀、自修复及高承载能力等特性, 在机械润滑和生物润滑领域均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基于不同液体润滑剂(润滑油、水及离子液体)的超分子凝胶润滑材料的发展现状, 并讨论了其在不同润滑领域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