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钛酸铋钠基陶瓷储能研究进展
周乃吉,吴修胜,温红娟,施思嘉,曹菊芳(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摘要:陶瓷电容器由于较高的能量储存密度、高的大功率充放电速率和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在脉冲功率技术储能系统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得到广泛研究。含铅陶瓷电容器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铅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开发无铅电介质电容器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钛酸铋钠( BNT) 由于具有较高的极化能力,在众多无铅电介质储能材料中脱颖而出。然而由于其内部电畴尺寸较大,畴与畴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在撤去电场后,电畴无法迅速复原,导致其剩余极化较大; 再者,BNT 陶瓷击穿场强较低,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Bi3+ 和Na+ 挥发导致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上的不均性,这些都影响了材料的储能性能。本文针对BNT 陶瓷的上述问题,从增强弛豫效果、提升击穿场强、调控相组成、采取缺陷工程策略和设计多层化结构五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提升BNT 陶瓷储能性能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为改性BNT 基储能陶瓷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介质电容器;钛酸铋钠;弛豫铁电;缺陷工程;储能
目录介绍
0 引言
1 陶瓷电容器储能原理及种类
1.1 陶瓷电容器储能原理
1.2 陶瓷电容器种类
1.3 弛豫铁电体
2 BNT基储能陶瓷概述及提高陶瓷储能性能的方式
2.1 BNT基陶瓷概述
2.2 提高BNT基陶瓷储能性能的方式
2.2.1 增强弛豫效果
2.2.2 提升击穿场强
( 1) 提高介质材料禁带宽度
( 2) 减小晶粒尺寸提升致密度
( 3) 减少内部氧空位浓度
2.2.3 调控相组成
2.2.4 采取缺陷工程策略
(1) A位掺杂
(2) B位掺杂
(3) A/B位共同掺杂
3 多层结构设计
4 总结与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