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场地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郑鹏1,2,3,4,5,孙英春1,5,崔兴兰1,5,李红霞1,5,王 雷1,5,史新悦1,5,王子晔1,5,Ayoub Gounni6,顾晓滨7 (1.,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特种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3.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4.战略性有色金属绿色制造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5.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6. Physics Department,LPMAT Laboratory,Faculty of Sciences Ain Chock,Hassan II University;7.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摘要:铬是一种具有致癌性、致畸性的有毒金属元素,铬矿冶炼、镀铬和皮革制造等人类活动使大量铬释放到环境中,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对国内外铬污染的现状和铬在土壤、水和大气环境中分布特征进行了介绍;归纳了pH、氧化还原电位、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质和微生物影响下铬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总结了微生物修复主要依靠生物吸附、生物累积和生物转化,通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吸附和还原Cr(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矿物材料、固定材料和刺激剂在强化微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常用的铬修复微生物是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等细菌及霉菌和酵母菌等真菌。铁基材料和碳基材料通过促进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加速Cr(Ⅵ)的还原;膨润土、生物炭等材料通过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空间;海藻糖等刺激剂通过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微生物生长,强化微生物修复能力。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能够增强Cr(Ⅵ)还原效率,适应恶劣土壤环境,已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铬;微生物;矿物强化;载体;刺激剂
目录介绍
1 土壤铬污染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
1.1 土壤铬污染现状
1.2 铬污染分布特征
1.2.1 土壤中铬污染
1.2.2 水环境铬污染
1.2.3 大气环境铬污染
1.3 土壤中铬污染迁移转化规律
2 微生物修复铬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2.1 微生物还原法修复铬污染土壤机制
2.2 细菌
2.3 真菌
3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3.1 矿物强化微生物修复
3.2 固定化载体/ 生物刺激强化微生物修复
4 总结和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