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行业全景图 —行业突飞猛进,机遇与挑战并存
平安证券
摘要:神经介入是通过血管性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兴法,相比于静脉溶栓和开放性手术,神经介入具有诸多优势。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成熟、临床数据完善,国内多项相关医指南继推出,推动神经介入逐渐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及大多数类型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颅内动脉瘤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介入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血管介入疗法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指南推荐级别较高,推动渗透率不断提升。2015年后随着临床数据完善,机械取栓(介入性治疗)在国内外指南中获得了最高级别推荐,带动行业步入成长快速车道。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目前临床仅支持药物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式,但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临床亟待血管内治疗更优产品补齐。
关键词: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急性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目录介绍
1 神经介入行业:疗法日渐成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1.1 神经介入行业:主要指通过血管性介入疗法治疗神经血管疾病
1.2 神经血管疾病:人群基数庞大,治疗需求迫切且旺盛
1.3 神经血管疾病:政策支持推动神经血管诊治不断放量
1.4 神经介入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
1.5 神经介入行业:技术发展和指南推荐推动介入治疗渗透率提升
1.6 神经介入行业:疗法日渐成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1.7 神经介入行业:产品纷繁复杂,临床重要性不断提升
1.8 神经介入行业:国产企业逐步布局,替代空间广阔
2 出血类:介入治疗已成临床首选,密网支架占比有望提升
2.1 行业剖析:介入治疗已成颅内动脉瘤首选法,出血类器械未来可期
2.2 竞争格局:出血类器械国产替代率提升较快,品迎来密集上市期
2.3 竞争格局:弹簧圈集采覆盖较广,国产份额提升显著
3 急性缺血类:介入疗法逐步受到指南认可,步入成长快车道
3.1 行业剖析:急性缺血类疗法逐步受到指南认可,入成长快车道
3.2 竞争格局:国产企业布较多,带动行渗透率提升
3.3 竞争格局:集采持续扩维,利好国产替代
4 狭窄类:产品仍待补齐,国产引领发展
4.1 行业剖析:狭窄类产品仍待补齐,国产引领发展
4.2 竞争格局:国产布局领先,重磅品即将陆续上市
4.3 竞争格局:集采持续扩维,利好国产替代
5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