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钛及钛合金粉制备技术现状及展望

摘要: 主要介绍了制备球形钛及钛合金粉的方法,有传统的气雾化法(GA 法)、超声雾化法、旋转电极离心雾化法(REP)、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 法)、等离子直流弧球化法(PA 法)、射频等离子炬球化法(TEKNA 法)和新发明的造粒烧结法(GSD 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造粒烧结法(GSD 法)因其成本低廉和对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将会成为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制备的主要方法,降低钛及钛合金快速成型的成本,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超硬材料制品金属结合剂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超硬材料制品金属结合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目前单质金属粉末及预合金粉末的质量状态及评价体系对制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超硬制品用金属粉末的发展方向。

钛合金切削加工表面完整性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钛合金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的主要应用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然而其弹性模量小、热导率低、化学亲和力强,切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不同的热力耦合作用会使工件表层组织、成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表面完整性状态特性。本文基于表面完整性形成机制分析,阐述了工艺参数、刀具材料和性能、润滑方式对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表面粗糙度与形貌、残余应力分布、显微硬度分布、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切削力、切削温度状态下表面完整性的形成机制。通过总结当前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现象和规律的描述,鲜见基于加工界面热力耦合作用分析表面完整性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对表面完整性的定性和定量表征体系不完善。因此,钛合金切削加工技术未来的研究对象需从试块提升为构件,考虑构件实际加工过程中加工轨迹时变性引起加工界面接触状态的变化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完成表层塑性变形和晶粒特性的定量评价,实现表面完整性梯度分布的准确预测;以疲劳性能为目标,反推并设计满足构件服役性能的表面完整性特征分布,确定出满足要求的加工条件,实现满足服役性能要求的表面完整性加工。

冷涂锌涂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冷涂锌涂料防腐性能优异,施工方便,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环保型重防腐涂料。本文综述了冷涂锌涂料的组成、防腐机理、优越性及施工要求,总结了冷涂锌涂料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 镁合金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轻质结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可加工性、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已广泛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随着轻量化发展,开发镁合金整体构件已成为其应用趋势。但是,整体构件通常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相较于传统制造工艺,电弧增材制造具有沉积速率高、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为制备大型镁合金构件提供可能性。因此,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对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不同工艺方法;其次,介绍了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包括成型质量和组织性能;最后,总结了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可能面临的挑战,为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技术机理、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阐述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的机理,总结了沸水封孔、蒸汽封孔、铬酸盐封孔、氟化镍常(低)温封孔和醋酸镍中高温封孔的技术特点。介绍了国内外无镍封孔技术(包括微波水合封孔、溶胶-凝胶封孔、有机酸封孔、稀土盐封孔及无镍金属盐封孔)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封孔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新型绿色封孔技术和复合封孔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强度−塑性协同的变形镁合金及其微观结构调控研究进展

摘要:变形镁合金经塑性变形后具有更优的综合力学性能,但存在“强度−塑性”不协同的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通过合金化设计和优化塑性加工工艺改善其微观结构能有效实现变形镁合金的强塑协同。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强度−塑性”协同的变形镁合金的研究情况,并依据性能将其分为高强度型、中等强塑型和超高塑性型三类,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变形镁合金强塑性从权衡协调到协同提升的微观结构调控方法,包括合金化、细晶化、第二相和析出物调控、织构控制和异质结构形成等;最后,对强度−塑性协同的变形镁合金开发及其微观结构调控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议题进行了展望。

丝材等离子雾化钛合金粉末研究进展

摘要:钛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概述了钛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针对球形低氧高品质钛合金粉末的迫切市场需求,本研究优化设计超音速等离子炬,研发丝材等离子雾化技术,通过丝材等离子雾化技术雾化制备钛合金Ti6Al4V粉末,并原位合金化制备低模量β-Ti2448粉末和金属间化合物TiAl粉末,粉末形貌呈球形,不含卫星球和空心粉缺陷,为激光/电子束增材制造、金属注射成形、喷涂工艺提供新的选择。

钛及钛合金的制造技术

摘要: 新日铁住金股份公司( NSSMC) 的钛部门继承了原新日本制铁股份公司以及原住友金属工业股份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然后将其有效地进行了融合。新日铁住金目前可以为普通工业用纯钛提供多种多样的、世界顶级质量的产品,另外,还能够为高品质要求的航空领域提供机体及发动机用优质钛及钛合金产品。

镁锂合金强化研究进展

摘要:镁锂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优异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应用前景广阔,但强度低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了促进镁锂合金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镁锂合金的强化方法极其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对镁锂合金强化方式(合金化强化、热处理强化、变形加工强化、复合强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强化方式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