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城镇化趋势下的市域轨道交通发展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市域轨道交通的需求逐渐显现。本文从服务对象、功能定位、技术要求等角度明确了区域轨道交通的概念,将其分为市域轨道交通和区域铁路,并结合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两种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类型。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一步阐述发展了市域轨道交通的要求,并从城乡路网构建、车辆系统开发、多层次网络衔接、审批管理体制、建设时机选择方面探讨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关键问题。            
            
        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围绕“十四五”和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并从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创新基础、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4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英国《国家材料创新战略》,开启材料4.0时代
                摘要:在当今时代,材料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到医疗技术的突破,从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到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材料科学的创新成果无处不在。英国,凭借其深厚的材料科学底蕴,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材料创新战略》的出台,更是为英国材料创新的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通过材料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挑战。该战略由英国国家先进材料研究所——亨利·罗伊斯研究所(Royce)牵头推进,旨在利用英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先专长,应对可持续发展、能源效率与医疗健康等重大挑战。            
            
        中国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替代现状、制约瓶颈及对策
                摘要:系统分析了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国产化替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通过分析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替代的过程环节和产业特性探讨其突破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中国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替代面临的瓶颈问题和亟需构建的关键能力,并结合美国、欧盟和日本等材料强国创新发展共性的经验,基于技术创新系统视角,提出了促进中国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替代的战略举措和政策建议。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 (2023-2024年)
                摘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不仅提出了技术发展方向,也包含了产业、市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现阶段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鉴于未来产业发展受到政策、技术、市场、企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光伏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将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其能客观反映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合理预测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真正起到行业引领作用,也希望《路线图》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复合材料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和碳纤维复合材料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左右,首次将新能源汽车提到国家战略层面。            
            
        2025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摘要:2024年,我国持续完善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多元价值。与此同时,持续推动试点应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引导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展望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加强规划前瞻引领,科学谋划新型储能发展,大力推动创新技术研发和试点应用,努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市场及价格机制,强化国际新型储能发展交流合作,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