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摘要:2024年,我国持续完善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多元价值。与此同时,持续推动试点应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引导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展望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加强规划前瞻引领,科学谋划新型储能发展,大力推动创新技术研发和试点应用,努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市场及价格机制,强化国际新型储能发展交流合作,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中国氢能发展报告

摘要: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挑战下,以及科技革命带来新机遇、新动力、新要求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的氢能a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共同编制《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动态,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面向2040年冶金工程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促进冶金工业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端化发展,建立低碳、绿色化的新型冶金工业体系,保障国家金属资源、能源与生态安全,支撑制造强国、“双碳”、美丽中国等建设是我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立足全球视野,我国尚处于冶金工业中低端制造阶段,需要将金属资源端自主可控、智能化制造、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维护作为有机整体,开展冶金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本文概括了世界冶金工程科技前沿及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我国冶金工程科技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冶金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思路、重点战略任务以及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最后,从超前布局未来冶金颠覆性技术、重构冶金行业一体化产业创新链、构建精尖人才体系、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构建国家经济核心技术驱动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冶金工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