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20Cr1Mo1VTiB螺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摘要:为了优化20Cr1Mo1VTiB 螺栓钢的热处理工艺,采用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Cr1Mo1VTiB 钢热处理态组织为贝氏体,主要强化相为VC与针状M3C相。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VC逐渐溶解,固溶强化作用增加,室温和高温强度上升、韧性下降。在较低温度下回火,贝氏体板条位错密度高、组织应力大,强度高、韧性差;提高回火温度,VC逐渐长大,基体逐渐发生回复,室温和高温强度降低,韧性显著升高。1 030 ℃淬火+720 ℃回火后,20Cr1Mo1VTiB钢体现出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电力变压器发展及能效升级对取向硅钢需求的影响

摘要:取向硅钢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变压器损耗的主要因素。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变压器、取向硅钢的发展,分析了变压器的损耗与取向硅钢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能效等级标准实施后对取向硅钢的需求预测。

超高强度钢绞线用盘条现状及发展

摘要:随着钢铁冶金技术与拉拔工艺技术的进步,钢绞线向着超高强度级别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讨论了钢绞线用盘条的大小方坯制造流程、冷却方式,讨论了微合金元素的作用,网状碳化物、马氏体组织的形成条件与控制措施,以及超高强度钢绞线及盘条的发展方向。在线水浴韧化处理技术凭借着绿色环保、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兴澄特钢利用在线水浴韧化处理技术已成功开发2300 MPa级超高强度钢绞线用盘条。

带钢热轧全流程质量建模与异常溯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带钢热轧过程提质增效成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带钢热轧过程具有生产工序众多、层级协作关联、工况复杂多变等特性,传统的建模与诊断方法很难实现高效的质量管控,使其全流程质量建模与异常溯源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围绕带钢热轧全流程质量管控需求,综述了质量建模与异常溯源技术的基本思想、各自特点和区别联系,分类概述了相关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重点的发展方向。

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概述了世界范围内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对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的成分设计思路、组织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性能优势介绍了国外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范例。强度更高、耐蚀性能更优的特超级双相不锈钢正在成为新一代的双相不锈钢材料,其将在海洋工程、石油石化、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钢铁耐磨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铁耐磨材料的发展历史,重点综述了高锰钢、高铬铸铁、高钒高速钢3类典型耐磨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磨损性能、抗磨机理和改性技术。以高锰钢为代表的耐磨钢依靠高强韧性的基体抵抗磨损,而以高铬铸铁和高钒高速钢为代表的耐磨合金主要依靠高硬度的耐磨相抵抗磨损,高钒高速钢比高铬铸铁具有更优良的耐磨性,与VC硬度高、形态好的特性有关。提出了高性能耐磨材料应具备3个要素:高强韧基体,高硬度多尺度协同作用的优质耐磨相,耐磨相与基体良好结合。

材料研发大数据系统在钢铁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摘要:在材料智能研发的大背景之下,结合材料研发的痛点、卡点与难点建设了一套材料研发大数据系统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诸如高通量集成计算平台、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生产大数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借助这一平台,科研人员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充分借鉴以往研发失败的经验教训,迅速锁定产品及工艺开发的关键所在,进而快速提升研发效率。同时,该平台能够对研发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与应用,推动材料研发向数据驱动研发的全新模式转变。通过开展研发大数据平台的相关建设工作,冶金材料研发的数据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将会得到大幅提升,引导钢铁材料研发从传统的试错法逐步转向大数据分析方法,极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高品质钢铁材料轧制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摘要:近10年来,我国钢铁材料轧制领域在工艺、装备以及流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回顾了我国热轧钢材在线组织性能调控技术、离线热处理技术、铸-轧一体化短流程技术以及轧制过程自动化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指出铸-轧界面高效高质化技术、轧制过程高效均质化技术、铸轧短流程高质化以及轧制加工数字化技术等,是轧制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钢中过渡金属氮化物结构和物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摘要: 钢中过渡金属氮化物(TiN、NbN、TaN、VN)的性质对于深入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深入分析了钢中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子特性,揭示了这些氮化物的稳定性。研究发现,TiN 具有最大的形成焓绝对值,显示出最高的结构稳定性。能带结构分析表明,TiN、NbN、TaN 和VN 均为导体材料,呈现金属导电性质。弹性性能计算揭示了VN 的体积模量为315GPa,显示出较大的不可压缩性。此外,TiN 和VN 的剪切模量为184GPa,表明他们在抵抗剪切形变能力方面优于NbN和TaN。弹性各向异性计算说明TiN 比NbN 的微观结构更均匀,而VN 具有比TaN 更均匀的微观结构。电荷密度分析确认了Ti-N、Nb-N、Ta-N 和V-N 键的共价特性。布局数计算进一步揭示了TiN、NbN、TaN 和VN 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有助于实现钢中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合理控制,对提升含氮不锈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